————————開欄的話———————— 90年前,90年崢嶸歲月,90年豐功偉績。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漫漫征程中,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前赴后繼、無私奉獻,凝聚成照亮時代前進步伐的耀眼光輝。 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優秀的共產黨員是時代先鋒,是良師益友,是百姓的貼心人;在百姓的心中,優秀的共產黨員是一面旗幟,無論是在經濟建設最前沿,還是在抗擊雨雪冰凍災害、抗震救災的急難險重時刻,鮮紅的黨旗始終高高飄揚,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辛勞和汗水實踐著共產黨人的理想和職責。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和報紙摘要》推出專欄《紅旗飄飄》,讓更多人感受到新時代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
音 頻 點 播 |
視 頻 點 播 |
張朝岑:認真建好每一口愛心水窖 |
洪湖“船村”醫生謝愛娥 |
第四十一篇 李文祥——甘守平凡的革命功臣 |
![]() |
李文祥——甘守平凡的革命功臣 河南省范縣87歲的老革命軍人李文祥,不計名利得失,在農村默默奉獻,為家鄉變化付出滿腔心血。【詳細】 |
第四十篇 戈壁深處的夫妻警衛室 |
![]() |
戈壁深處的夫妻警務室
在中蒙邊境線一段1千多平方公里的轄區里,有個“夫妻警務室”。蒙古族大學生、黨員蘇雅拉和妻子娜日娜,在這里一呆就是7年。他們用青春守護著這片戈壁,服務邊疆各民族群眾。【詳細】 |
第三十九篇 情系桑田 播種希望的任長忠 |
![]() |
情系桑田 播種希望的任長忠
1988年7月,任長忠來到白城市農科院,從事麥類作物研究。從那一天開始,他就一直“蹲”在農村科研工作第一線。為加快育種進程,任長忠在每年6月下旬春播麥類作物灌漿末期,提前收獲優良雜交種子,經過打破休眠處理,于7月在當地種植;10月收獲后,又到云南人跡罕至的大山中進行種植繁育;到第二年3月收獲后,返回白城進行春播。這樣一年就完成了3年的科研任務。【詳細】 |
第三十八篇 檢察官王芝良:絕癥壓不垮 真誠護民權 |
![]() |
檢察官王芝良:絕癥壓不垮 真誠護民權
四川蒲江縣檢察院檢察官王芝良,工作26年沒有一件錯案,身患絕癥仍潛心研究救助刑事被害人機制,為社會穩定竭盡全力。【詳細】 |
第三十七篇 鄂州黨員愛心“蘇姐”30年幫殘護殘 |
![]() |
鄂州黨員愛心“蘇姐”30年幫殘護殘
湖北省鄂州市殘聯黨員蘇柳英30年如一日幫殘護殘,鄂州殘疾人親切地稱她為“愛心蘇姐”。【詳細】 |
第三十五篇 雜交谷子之父趙治海的三十年堅守 |
![]() |
雜交谷子之父趙治海的三十年堅守
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長趙志海,扎根基層30年,刻苦攻關,他研究的張雜谷系列谷子,創造世界高產新紀錄,被譽為“雜交谷子之父”。【詳細】 |
第三十四篇 航天赤子孫家棟 |
![]() |
航天赤子孫家棟
現年82歲的孫家棟還擔任著北斗衛星導航工程、風云二號靜止氣象衛星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孫家棟的事業之路幾經轉折,7年學飛機,9年造導彈,44年放衛星。無論是造導彈還是放衛星,孫家棟長期負責航天工程總體技術。【詳細】 |
第三十三篇 守望麥田的豐收使者——胡承霖 |
![]() |
守望麥田的豐收使者——胡承霖
去冬今春,安徽北部地區連續90多天沒有有效降水,胡承霖心急如焚。這位80多歲的老人先后8次坐3個多小時的長途汽車到安徽北部受旱地區,指導當地農民科學地抗旱保苗。【詳細】 |
第三十二篇 祁連山續寫青藏鐵路精神——記中鐵二十局祁連山隧道掘進隊的共產黨員 |
![]() |
祁連山續寫青藏鐵路精神 記中鐵二十局祁連山隧道掘進隊的共產黨員
中國鐵建二十局集團祁連山隧道掘進隊攻克人稱“地下泥石流”的碎屑流地質這一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在茫茫雪山上續寫青藏鐵路精神的新篇章。【詳細】 |
第三十一篇 86歲共產黨員歐興田堅持為犧牲戰友守墓 |
|||
![]() |
86歲共產黨員堅持歐興田為犧牲戰友守墓
為了60多年前對戰友的一句承諾,86歲的共產黨員歐興田為重建淮北西大門抗日烈士陵園四處奔走,并堅持為犧牲的戰友守墓30年。他和其他8位同學自發成立了尖刀班,在學校一間破舊的教室里,9位青年誓言抗日,并鄭重承諾:“我們決心革命到底,誰都不能當逃兵,誰要是犧牲了,那活著的人就要好好的照顧這個死者的家庭,死者從戰場上也得好好給他掩埋好,這就是我們活著的人責任。”【詳細】 |
||
第三十篇 農民的兒子——好書記范振喜 |
![]() |
農民的兒子——好書記范振喜
49 歲的河北省灤平縣周臺子村黨委書記范振喜,帶領干部群眾脫貧致富,使貧窮落后的村子成為“承德第一村”。【詳細】 |
第二十九篇 山東濱州交通局原局長高發明 |
||
![]() |
山東濱州交通局原局長高發明
在山東濱州交通局大院里靜靜地停著一輛快要報廢了的汽車,這輛黑色本田6年多時間里跑了54萬公里,相當于專業運輸車跑的里程。原濱州市交通局辦公室主任王炳義紅著眼圈說,那是老局長高發明的流動辦公室:“白天跑項目,晚上把那個瓶子來掛在那個掛衣服的廚子上,在那里輸水。” 【詳細】 |
|
第二十八篇 社會各界群眾致信中央慶祝建黨90周年 |
![]() |
社會各界群眾致信中央慶祝建黨90周年
在建黨9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國家信訪局不斷接到各界群眾來信,祝賀黨的生日,訴說發生在身邊的巨大變化。國家信訪局群眾來信拆訂分類調度中心,這里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分類處理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封群眾來信。寫信的人中有高級知識分子、離退休人員,有黨員,也有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有老年人,也有青年學生。【詳細】 |
第二十七篇 福州邊防支隊政治教導員謝延旺踐行“幫民富、解民困、創民安”愛民精神 |
![]() |
可門灣畔最可愛的人——邊警謝延旺
福州邊防支隊可門邊防派出所政治教導員謝延旺,16年如一日駐守沿海一線,踐行“幫民富、解民困、創民安”愛民精神。【詳細】 |
第二十六篇 廣東村支書黃俊強帶領村民爭創全國文明村 |
![]() |
廣東村支書黃俊強帶領村民爭創全國文明村
廣東省揭東縣姑山村在村支書黃俊強的帶領下,由一個落后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先后獲得“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廣東省生態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詳細】 |
第二十五篇 一生致力于消滅克山病——于維漢 |
![]() |
一生致力于消滅克山病——于維漢
已故中國工程院院士、地方病學專家、共產黨員于維漢,一生致力于消滅克山病,挽救了數十萬人的生命。 |
第二十四篇 邵維正:我把一生獻給黨 |
![]() |
邵維正:我把一生獻給黨
今年5月5日,75歲的邵維正教授達到了軍人服役最高年限。退休后的老人把掛著將星的軍裝收進衣櫥,穿著便裝繼續查檔案、搞研究、作報告、帶學生。 【詳細】 |
第二十三篇 吉林共產黨員張孝山洪水中勇救村民 |
![]() |
吉林共產黨員張孝山洪水中勇救村民
2010年7月28號,一場特大洪水侵襲吉林大地,地處大山深處的蛟河市漂河鎮一片汪洋。危急關頭,有15年黨齡的漂河供電所農電工張孝山,組織全村百姓搶險自救,還用一條鋼絞線救出5名村民。 【詳細】 |
第二十二篇 沂蒙精神的傳承者:共產黨員李學國 |
![]() |
沂蒙精神的傳承者:共產黨員李學國
今年六一,李學國和妻子兒子,到臨沂小埠東橡膠壩附近游玩過節,突然一陣急切的呼救聲從湍急的河水中傳了出來,落水者是一名在臨沂經商的河南男子,李學國不假思索縱身跳入水中,向落水者游去。由于水流湍急,李學國的縱身一跳竟然成為與妻兒的永別。李學國的妻子徐景花至今不敢相信丈夫已經離去的事實。 【詳細】 |
第二十一篇 大山深處的堅守 與狼同行與蛇共寢 |
![]() |
大山深處的堅守 與狼同行與蛇共寢
這是一條由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石頭鋪成的山路,凹凸不平、時陡時緩,彎彎曲曲的一眼望不到山頂。內蒙古庫倫旗阿其瑪山廣播電視轉播臺臺長林發,在這條山路上已經爬上爬下 了 整整32年:大雪封山了,拿鐵鍬一點點挖路。雪都這么深,這地方都看不到道,一米多深,走一步挖一步。 【詳細】 |
第二十篇 黨委書記李連成:致富帶頭人 鄉親貼心人 |
![]() |
黨委書記李連成:致富帶頭人 鄉親貼心人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陽縣西辛莊村黨委書記李連成,帶領村民勤勞致富,把一個貧困村建成人均年收入近2萬元的“全國文明村”。 【詳細】 |
第十九篇 “高原雄鷹”——藏族戰士邊馬杜基 |
![]() |
“高原雄鷹”——藏族戰士邊馬杜基
濟南軍區某裝甲團藏族戰士邊馬杜基入伍14年成長為愛軍精武的標兵,被家鄉藏、彝、苗、漢等17個民族的青年追崇為“高原雄鷹”。 邊馬杜基生長在四川木里藏族自治縣大山深處一個普通的藏族家庭,祖輩以上都是農奴,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候,是黨和政府及時把糧油、衣物和救濟金送到家中,才渡過了難關。1997年,全家人翻山越嶺連續走了兩個晝夜將邊馬送到鎮子上的應征入伍。 【詳細】 |
第十八篇 讓鐵人精神走向世界 |
![]() |
讓鐵人精神走向世界
常年在國外打井,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異常艱苦,經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然而用李新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困難就要克服,黨員就是要沖鋒在前。他用鐵人精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一次,鉆井機的重要部件出了問題,因為國內很少使用,技術人員沒有任何維修經驗,而每耽擱一天就要損失2000美金的日費。李新民按照圖紙一件一件拆下來檢查,又一件一件重新組裝,終于發現是一個油墊子壞了,更換之后機器恢復了運轉,前后只用了兩天時間。 【詳細】 |
第十七篇 西北“測繪王”王明孝 |
![]() |
西北“測繪王”王明孝
蘭州軍區某測繪信息中心主任王明孝20多年忠誠使命,帶領團隊先后完成了青藏鐵路、“和平使命—2007”聯合軍演等30多項重大測繪保障任務,3項科研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詳細】 |
第十六篇 高原之巔的5300黨支部 |
![]() |
高原之巔的5300黨支部
走進海拔5300多米的西藏華泰龍礦區測繪指揮所,一間用廢舊車廂改裝而成的工作間內,雄鷹測量隊的隊員們正在商議著測繪圖紙的數據。除了測繪設備外,氧氣瓶、高原安、紅景天等各種抗高原反應藥物,成了房間最顯眼的點綴。 【詳細】 |
第十五篇 挺立部隊信息化建設前沿——記政委王成 |
![]() |
挺立部隊信息化建設前沿——記政委王成
在武警泰安支隊的作戰值班室,電腦屏幕上正顯示著數十公里之外泰山各個景點人流情況的實時畫面。這些畫面是由正在泰山執勤的“數字化單兵”傳送回來的。王成個子不高,戴副眼鏡頗有儒將風度。 【詳細】 |
第十四篇 鄭皆斌:萬千棟梁獻國家 滿目青山還人民 |
![]() |
鄭皆斌:萬千棟梁獻國家 滿目青山還人民
四川613林場黨支部書記鄭皆斌曾經是林場上的伐木能手,如今成為保護天然林的哨兵。他用自己的勞動,踐行著“滿目青山還人民”的諾言。 鄭皆斌從事采伐工作14年,曾創下安全采伐木材近8萬立方米的記錄。1998年,鄭皆斌所在的川南林業局正式實施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他也從砍樹模范變成了護林工人。從此,他在林場保護的一線崗位上,一干就是13年。 【詳細】 |
第十三篇 綻放在羌塘草原的格桑花 堅守高原12年的女軍人彭燕 |
![]() |
綻放在羌塘草原的格桑花 堅守高原12年的女軍人彭燕
高原的官兵叫她“大姐”,牧區群眾稱她“菩薩”;24位藏族孤寡老人叫她“女兒”,35名藏族孤兒喊她“媽媽”;她,就是全軍駐地海拔最高、氣候最惡劣的軍分區——那曲軍分區目前唯一的女軍人、門診所護師彭燕。 32歲的彭燕堅守高原12年,她翻雪山、趟冰河、過沼澤,5萬里風雪巡診路,配合醫生接診官兵和群眾25萬人次。她如一朵綻放在羌塘草原的格桑花,守護著高原軍民的身心健康。 【詳細】 |
第十二篇 三尺講臺播撒希望 |
![]() |
三尺講臺播撒希望
62歲的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博士生導師嚴高鴻在參加博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時因公殉職,他將畢生精力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奉獻給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事業。 南京政治學院院長蔣乾麟:在他去世前一個禮拜左右,他感覺背部疼痛,醫生建議他要認真查一下,而且重點要查心臟。約了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天,18號。 【詳細】 |
第十一篇 楊兆順:上海紫藤苑小區居民的好兄弟 |
|
楊兆順:上海紫藤苑小區居民的好兄弟
紫藤苑是上海普陀區的一個動遷安置小區,二千九百多戶居民,受過行政刑事處罰的就有332人,殘疾、下崗等弱勢群體上千人。復雜的人員結構造成這里黃賭毒現象一度盛行。楊兆順擔任居委會書記后,帶領居委會和黨員隊伍,對丑惡現象敢碰硬,對困難群眾真幫忙,既樹立了威信又贏得了信任。 【詳細】 |
第十篇 雪域高原的安全守護神——記四川爐霍縣消防大隊長卻吉尼瑪 |
|
雪域高原的安全守護神——記四川爐霍縣消防大隊長卻吉尼瑪
2004年卻吉尼瑪調任消防大隊長的時候,爐霍縣只有一臺老的消防車。在卻吉尼瑪的努力下,爐霍縣消防大隊不到7年的時間就成為甘孜州一流的專業消防隊伍。 【詳細】 |
第九篇 黨員魯海山的30年無悔養路情:做一顆閃光的鋪路石 |
|
黨員魯海山的30年無悔養路情:做一顆閃光的鋪路石
在海拔4300多米的當雄公路段見到魯海山的時候,他剛乘車13個多小時從格爾木趕回來。他中等個頭,黝黑臉龐,說話時目光炯炯。他有些口拙,或者是不太愿談自己。我們幾乎用盡了所有的提問技巧,才從他的嘴里一點點挖出他30年養路經歷中的點滴片段和人生感受。 【詳細】 |
第八篇 與時間賽跑的“飛人”劉恒亮 |
![]() |
與時間賽跑的“飛人”劉恒亮
劉恒亮是心血管內科心肌梗死急診搶救大夫,一年365天,他始終在與時間賽跑,正是他的一路小跑,為許多心臟病人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轉危為安。 2006年3月在為患者治病的時候,劉恒亮不甚摔傷造成骨折,術后第4天就拖著傷腳坐著輪椅為患者做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在三個月骨折療傷的時間內,他堅持吃住在病房,沒有因傷耽誤一例病人的搶救。 【詳細】 |
第七篇 為使命突擊:濟南軍區153醫院護士長鄭喜燦 |
![]() |
為使命突擊:濟南軍區153醫院護士長鄭喜燦
濟南軍區153醫院護士長、共產黨員鄭喜燦,在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中,發揮黨員骨干的突擊作用。 近年來,153醫院依托最新一代野戰方艙,在衛生營的基礎上組建野戰方艙醫院,每年都要跨區長途機動,執行應急救援任務。鄭喜燦是野戰方艙醫院的護士長,也是醫院女子護理隊的領頭人。 【詳細】 |
|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韩国理论_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播放老_久久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色欲_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