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紅的小童車成了當年小伙伴眼熱的“奢侈品”。(記者 鄒紅陽 翻拍)
這張照片攝于1983年末,照片中騎小童車的女孩是我的孫女紅紅,當時她還不滿4周歲。這張照片現在看起來好像很普通,可在那個年代,像孫女那么大的孩子能擁有一輛小童車、有汽球玩可是一件很“風光”的事兒。
當年,孫女和她的爸媽因為還沒有自己的房子,仍跟我們老兩口兒住在一起。那時候,兒子、兒媳倆個人一個月還掙不到50元錢。而我在商業部門工作,每月能掙43元錢,老伴每月也能拿50元錢。小孫女剛學會走路那回兒,考慮到兒子、兒媳掙錢少、很少能給孫女買個稀罕物,我和她爺爺便打算攢錢給她買輛小童車,等她大些的時候騎。當時在咱威海,童車可是個時髦的物件,得90多元錢,相當于我跟老伴一個月的收入。我們周圍那時還沒聽說過誰家的孩子有小童車的,因為很少有人舍得花那么一大筆錢給孩子買件“不實用”的東西。
雖然我和老伴當年也算得上是高收入,可為了給孫女買那輛小童車,我們還是省吃儉用積攢了很長一段時間。等我們將錢攢夠了把那輛小童車買回家時,我小孫女甭提多高興了。當天,她便讓她爸媽扶著小車在院子里騎著轉了好幾個圈兒,第二天就迫不急待地騎著小車上街玩了。看孫女騎著小車十分神氣的樣子,附近幾個跟她年齡差不多的孩子都十分“眼饞”,羨慕得不得了。
那段時間,只要孫女騎著車出現在街道上,那些孩子便跟在小車后面跑,有的還跟紅紅商量讓給他們騎會兒過過癮。當時我們鄰居家有個叫苗苗的小女孩,比我孫女小一歲,看見我孫女騎的小童車喜歡得不得了,幾乎每天都吵著要到我家里和紅紅一起玩,坐到小車上就不肯下來。
這張照片,是孫女那輛小童車買回來不久,她的爸爸為她照的。當時,她爸爸跟朋友借了一臺照相機回來。為了給孫女好好留個紀念,我們當時還特意準備了一下。我特意給她換上了她姥姥為她織的那件新毛衣,又花了幾分錢為她買了兩個汽球,吹好后用線綁在車把上。那天,除了孫女這張單人照,我還跟她一起合了個影兒。兒子當天還把他剛買了不久的那副非常流行的大墨鏡架在我鼻梁上,說是讓我也跟著趕回時髦。
這才短短二十幾年的工夫,威海就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看周圍,幾乎每家的孩子小時候都有一輛、兩輛小童車,有的還“開”上了玩具摩托車、仿真玩具小汽車,玩具啥的更是一大堆。眼下,我這小孫女也成了二十多歲的大姑娘了,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后,雖說還沒成家,卻已經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輛價值15萬余元的小轎車。說到底,我這小孫女還是沾了改革開放的光,趕上了好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