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首頁 | 中廣視頻 | 節目展播 | 核心閱讀 | 財政措施 | 貨幣措施 | 宏觀經濟 | 相關評析 | 熱詞解析
      相關評析 更多...
      ·十項擴大內需政策對八大行業影響分析
      ·“4萬億元”大蛋糕怎么分
      ·爭分奪秒 狠抓落實
      ·從政策組合的變遷看當前經濟形勢
      ·新華社評論員:立足擴大內需 促進經濟增長
      ·各界人士評說:國家一攬子政策 堅定我們信心
      ·證券日報:刺激經濟十大政策在期盼中來到
      ·高層釋出積極信號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合力保增長
      ·積極財政政策將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證券報:“促增長”應遠近結合
      熱詞解析
      ·名詞解釋:布雷頓森林體系
      ·名詞解析:CPI指數
      ·名詞解釋:存款保險制度
      ·名詞解釋:農村沼氣工程
      ·詞解釋:南水北調工程
      ·名詞解釋 基層醫療衛生體系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核心閱讀
      “十項措施”如何影響百姓生活
      中廣網    2008-11-15 [打印本頁] [字號   ] [關閉]
          中廣網北京11月15日消息 國務院近日出臺的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不僅是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有效舉措,更是符合百姓愿望的民生之舉。這次積極財政政策最大的特點是注重民生,強調民生對經濟的拉動。

          擴大內需 民生拉動

          十大措施的一大亮點就是加大對民生工程的投入,放在以改善民眾的生活為基礎上。盡管對基礎設施投資也是這次十項措施的重點,但這些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與民生有更為直接的關系。

          多年來,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發動機的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中,始終存在這樣一種狀況:一方面,消費始終不旺,對經濟拉動乏力;另一方面,由于教育、醫療、住房等價格較高,是老百姓不能承受的“重”,百姓只能傾向用儲蓄來進行自我保障,自然不敢消費,不僅不敢花未來的錢,連現在的錢也不敢花。

          因此,只有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使廣大人民能夠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也才能使消費旺盛起來,解決國家經濟中內需不足、產能過剩的問題,提高中國經濟運行的質量和后勁。

          我們看到關于十項措施中有許多實打實的惠民措施,無一不立足于民生的改善與提高: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推進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提高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標準,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體等社保對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準。

          住房、教育、醫療、收入問題都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只有解除百姓的后顧之憂,民生安定,消費才能旺盛起來。這樣,建立起一個刺激消費的長效機制,使之成為一個支撐經濟的強壯支柱。

          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從民生入手,發展經濟,這是解決中國民生問題的關鍵,也是拉動需求促進發展的關鍵,還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應該看到,群眾收入得到了提高、民生狀況得到了改善,還能緩解、遏制外部經濟危機繼續向我國經濟蔓延的趨勢,達到經濟和社會效應的“雙豐收”。

          民生工程 百姓受益

          有學者指出,中央政府在民生領域加大投入力度,將使百姓從中受益。同時,在擴大內需過程中,加快民生工程建設步伐,提高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擴大消費,進一步穩定市場信心和增強經濟發展后勁,一舉數得。

          于是,有人驚喜地指出,民生的“春天”已經到來——

          目前,低收入者面對高房價望而卻步,住房問題已成為我國一個突出問題。人們在十項擴大內需的措施中發現,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位列首位。數據顯示,1998年至2007年底國家用于廉租房建設的投入資金為165億元,而2007年的投入突破性地達到94億元。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顧云昌認為,通過中央財政支持各地廉租房建設,是這一政策中最大的亮點之一。政府通過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房建設的支持力度,會很大程度上解決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

          有專家直言,宏觀調控一定要抓住增加普通百姓收入這個啟動消費、擴大內需的關鍵點。而增加就業崗位、促進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則是擴大消費的基礎。擴大內需,加大相關行業的投資必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從而增加更多就業機會。

          這次,中央財政在增加重點民生工程投入的同時,對廣大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改善給予了充分的考慮。尤其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水平,提價總額約500億元。同時,要較大幅度提高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標準,農民可以增加收入206億元。

          提高低收入群體等社保對象待遇水平,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精神,中央財政將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進一步支持地方解決依法破產和中央政策性關閉破產國企退休人員參加醫保問題,調整優撫對象和建國前老黨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提高抗日戰爭參加革命的離退休干部護理費標準,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由2007年中西部的1200個縣擴展到中西部地區所有縣。

          針對這些措施,業內人士指出,總數為5700萬人的城鄉低保人群也將成為此次政策的直接受惠者。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唐鈞表示,當前提高城鄉低保人群的收入非常必要,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用意”,即:可以直接擴大消費。

          醫療、教育和文化,也成為這次投入的重點。就此,專家指出,民眾是民生工程的最大受益者。除了物質上、資金上的實惠,擴大內需的十項措施出臺,也是提升公眾消費信心的政策性引導與啟動。

          著眼消費 意在長遠

          回顧歷史,很多專家經常將10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與當前的國際“金融海嘯”拿來做一比較,并由此探究現階段政策的合理性。但專家學者們研究發現,歷史并不總是驚人地相似。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表示,與1998年擴大內需相比,這次情況有一個重大的不同,現在我們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比1998年高出了很多臺階。所以,這次拉動內需的措施,其重點不只是基礎設施投資,更多的是公共的消費性投資,或者是面向消費的投資。

          他以廉租房為例,“廉租房短期內是投資,但是建好了以后,它實際上是拉動了老百姓的住房消費。再比如,對河流、對空氣的治理也是這樣。水治理干凈了,空氣治理干凈了,這實際上提高了我們的消費的層次。所以,這些措施短期看是投資,實質上更是一種公共消費。”

          很多專家學者對當下“保增長”之策著眼于投資和消費的趨向,表示出了贊賞。通過改變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通過公共財政的“歸位”和“到位”,可以達到讓“想花沒有錢”的低收入人群、“有錢不敢花”的中等收入人群提高消費能力、穩定消費預期、強化消費意愿的效果。

          刺激內需,民生優先,調整分配,鼓勵消費,既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又有利于推動結構調整;既有利于拉動當前經濟增長,又有利于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既有效擴大投資,又積極拉動消費——這正是抵御“金融海嘯”最有效的應對之策。

          “這一系列政策調整,釋放出‘保增長’的強烈信號。政府投資將會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市場信心將會進一步恢復,我國經濟完全能夠保證平穩較快增長。”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認為。 (記者 楊亮 張玉玲)

      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李志勇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韩国理论_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播放老_久久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色欲_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2.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3.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亚洲国产人成中字幕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 | 日韩R级网站在线观看 | 香蕉本道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