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疊翠映碧水,文明新風潤心田。近年來,霍山佛子嶺鎮堅持“黨建紅”引領“生態綠”,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抓手,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走出了一條“產業增效、環境提質、鄉風和諧”的綠色發展之路。如今,一幅天藍水清、產業興旺、百姓和樂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霍山佛子嶺鎮堅持“黨建紅”引領“生態綠”(霍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黨建引領聚合力,繪就生態產業“同心圓”
組織強基,筑牢“紅色堡壘”:佛子嶺鎮黨委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鄉村振興核心任務,構建“黨委牽頭、支部落實、黨員示范”三級聯動機制。黨員干部帶頭參與河道清理、植樹造林、垃圾分類等行動,累計發動黨員群眾2000余人次,植樹造林300余棵。機制創新,激活“黨群共治:通過“板凳會”“田間會”收集村民環境訴求,將“村口垃圾清運不及時”“河道淤堵”等“關鍵小事”列入為民辦實事清單,限時整改銷號。實行積‘積分制”,村民參與環境治理、垃圾分類等行動可加一分,可到村(社區)兌換生活用品,激發“人人爭當生態衛士”熱情。在佛子社區,數十名村民民主動清理空地垃圾,變廢為寶,讓昔日“臟亂角落”變身“共享菜園”。
生態興變產業興,激活綠色發展“新引擎”
依托山水資源稟賦,佛子嶺鎮探索“生態+”融合發展路徑,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經濟。生態農業提增效:推廣稻蝦米、竹菇、中藥材等。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所產農產品憑借優良品質,暢銷周邊市場,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帶領群眾創業增收。茶旅融合促發展:重振“烏米尖”茶文化品牌,茶旅融合基地一期項目正徐徐展開,推出“茶園觀光+采茶體驗+茶藝品鑒”的鄉村旅游線路,帶動配套的茶旅融合民宿項目,實現村民增收致富。生態旅游穩提升:整合鄉村特色景觀,打造旅游全要素配套集中區,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光體驗。生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實現了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環境整治惠民生,奏響和諧鄉風“協奏曲”
攻堅“臟亂差”:聚焦群眾關切,佛子嶺鎮深入開展“嶺上‘話’開”人居環境大整治、大整改、大提升工作,清理垃圾衛生死角和亂堆亂放600余處,新建衛生廁所200個,問題廁所維修改造64個。全面落實河長制、田長制和林長制工作要求,村莊“顏值”“氣質”雙提升。化解“煩心事”:以“嶺上‘話’開”黨建+基層治理品牌為抓手,不斷拓寬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今年以來,共摸排矛盾糾紛123起,成功化解122起,化解率達99.19%,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培育“新風尚”:將生態保護寫入村規民約,開展“文明家庭”“文明積分”等評選,組建村級環保志愿服務隊12支,樹立先進典型,營造人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從“生態美”到“產業興”,從“環境優”到“民心暖”,佛子嶺鎮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筆,以黨建引領為墨,書寫了鄉村振興的綠色篇章。未來,該鎮將持續推動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讓生態底色更亮、發展動能更足、文明鄉風更濃,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生態力量。(陳小芬)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