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在2025年迎來首個“非遺年”,黃山市以魚燈為主要元素打造的非遺春節,在這個新年煥新出彩火出圈。
內容創新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之美
游客在聆聽鄭冬蛟關于瞻淇魚燈的介紹(程鈺 攝)
夜幕下,歙縣瞻淇村頭亮起的碩大魚燈,宛若一個閃亮的IP吸引著天南海北的游客奔赴而來。粉墻黛瓦下,隨著人們手中魚燈的舞動,宛若一條條大魚游動在千年街巷中,傳統民俗活動在現代光影技術與創意編排下,展現出別樣的中國式浪漫,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自豪,也讓民俗文化的魅力得以生動展現。為了讓更多游客欣賞到魚燈之美,鄭冬蛟和隊員們從年初二開始,一天要演出三場,每場1小時。每場演出結束,他們已是大汗淋漓,而千里之外奔赴而來的游客還有很多因為場地限制等因素,無法走進瞻淇,因此,從年初三開始,歙縣增加了在徽州古城、漁梁、棠樾三地的魚燈表演,以滿足游客的需求。與此同時,全市各地在500多場民俗踩街賀新春的活動中,紛紛安排魚燈會、吉慶花燈巡游等內容,讓非遺主題的春節年味十足,更加吸睛。從黃山之巔到齊云山下,從屯溪三江口到太平六角樓,從祁門東街到黟縣老街、徽州區西溪南,魚燈走村串巷,舞出山村,走上古城街頭,一時間,徽州處處魚燈閃耀,成為這個春節最火爆的民俗項目,也作為安徽唯一上榜美團旅行2025年春節“十大非遺熱門玩法”,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刮起徽州魚燈旋風,連續登錄抖音熱榜,居實時熱度第一。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瞻淇古村接待游客7.3萬人次、增長457%。一夜之間,各種魚燈體驗館、面館如雨后春筍般開業,村民們開始策劃如何進行常態化表演,讓魚燈成為鄉村旅游的又一新場景。這一現象表明,在保留傳統精髓的基礎上進行內容創新,是吸引游客、實現非遺春節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除了傳統活動的創新演繹,各地還積極開發非遺主題文創產品。如歙縣小潘潘將魚燈制作成發釵、胸針等文創產品,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歙縣農文旅集團將魚燈元素融入到文具、飾品、家居用品中,深受游客喜愛,其中魚燈冰箱貼賣斷貨,需要在網絡平臺進行預約購買;黃山華胥氏設計的魚燈香囊小巧精致,一囊難求;歙縣春節七天僅魚燈銷售近萬只,銷售額超百萬元。另外,宏村、古城巖景區圍繞魚燈等非遺制作,推出沉浸式體驗活動,讓游客可以親手參與制作魚燈、糖畫、捏面人等,深入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攜程《2025年春節旅游總結報告》顯示,今年春節非遺熱門目的地例如安徽黃山、陜西西安等地搜索熱度翻倍,其中黃山春節期間旅游訂單同比去年增幅達兩至四成。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民族情感。在新時代,非遺春節正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璀璨明珠,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游客,成為春節假期的熱門選擇。
齊云山下魚燈巡游(寧萱 攝)
玩法革新多元渠道的傳播之力
在非遺春節的傳播與推廣中,媒體和平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民日報不到兩周的時間里,兩次在重要版面聚焦徽州魚燈;新華社、央視的多檔直播和新聞專題節目,以專業的視角和精美的畫面,深入挖掘徽州魚燈的獨特魅力,極大地提升了徽州魚燈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文旅部非遺司指導下,黃山市委宣傳部聯合抖音集團共同推出非遺賀新春主題公益行活動,相繼推出#非遺賀新春、#遇見千年魚燈抖音話題,打造魚燈AI特效抖音產品,制作魚燈彩鈴,進一步推廣徽州魚燈非遺文化。春節前后,千萬粉絲達人潘姥姥、Wuli哥哥、夢想家阿嬌和明星倪虹潔、藍盈瑩、李東學等均先后推出視頻,從瞻淇魚燈制作技藝和舞步,傳播徽州魚燈非遺魅力的,在海內外持續圈粉。
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魚燈的相關話題的播放量數以億計。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在海外社交平臺推介徽州魚燈等傳統文化內容,引發外國網友頻頻點贊,汪滿田魚燈在西班牙阿利坎特的春節廟會上驚艷亮相,令外國友人愛不釋手。徽州魚燈成為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正在發揮重要作用。
服務升級細節之處的貼心關懷
特色舉措,提升游客體驗。連續三天,黟縣宏村鎮政府食堂推出了包括毛豆腐等當地特色美食在內的10元游客套餐,被媒體和網絡平臺廣泛點贊。將美食制作技藝與非遺文化宣傳相結合,讓游客在大飽口福的同時,了解當地飲食文化的淵源,無疑這也成為吸引游客的又一新亮點。花式寵客獲得好評的還有黃山市180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6000余個停車位錯時免費對外開放,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朱永勝介紹說,春節假期,全市在過去開放的車位基礎上又增加了800多個車位,進一步方便自駕車主。歙縣呈村降村民自發為路過的司乘游客送上免費“暖心雞蛋”。
黃山等熱門景區車輛實行遠端調峰、遠端分流,并引入智能停車管理系統,方便游客停車。線上預約系統的廣泛應用,有效避免了游客擁堵,通過提前預約,合理安排行程,不僅減少了排隊等待時間,也讓游覽過程更加舒適。黃山風景區免費導覽“智游黃山”小程序訪問量近30萬人次,AI旅行助手智能體服務用戶超12萬人,回復咨詢超90萬次,為游客提供了極大旅行方便。同時黃山市交通安全管理部門對外地自駕車游客輕微違章不處罰,以教育引導為主,實行溫馨執法。
春節期間,全市各景區點共接待游客331.4萬人次、同比增長38.31%,全市住宿業入住超61萬人次、增長16.5%,而各大平臺累計受理涉旅事項689件,同比下降9.1%。兩升一降的背后是黃山服務的不斷升級和孜孜以求的努力。
砥礪前行正視挑戰展望未來
盡管非遺春節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面臨一些挑戰。部分景區僅僅依靠傳統項目招徠游客,缺乏核心競爭力,呈現出冷熱不均的現象。西遞景區從正月初五晚開始組織魚燈巡游,吸引了很多游客當天改變行程,增加停留時間,初五和初六的接待人次增長了10%。
非遺春節,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新的發展模式和貼心的服務體驗,書寫著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篇章。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它將不斷砥礪前行,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晏紫)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