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獲悉,2024年,全省開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江淮運河等高等級通道效能不斷釋放,國家物流樞紐(基地)等集散能力逐步提升,現代物流企業主體支撐持續增強,物流供應鏈與現代產業體系加速融合創新。全省物流相關行業增加值8213億元,同比增長6.2%、快于GDP0.4個百分點;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至13.2%,較2023年下降0.3個百分點、低于全國0.9個百分點。
物流運輸結構持續優化
2024年我省物流業總收入突破五千億元至5010.5億元,同比增長11%,高于全國6.1個百分點。物流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完成貨運量44.2億噸,同比增長4.4%,其中公路、鐵路、水運貨運量分別為27.1、0.8、16.3億噸,分別增長3.9%、-3.8%、5.8%,航空貨郵吞吐量16.2萬噸,同比增長15.1%。貨物運輸周轉量1.3萬億噸公里,增長5.2%,其中公路、鐵路、水運貨物周轉量分別為3922.1、784.5、8016.5億噸公里,分別增長3.4%、-5.9%、7.3%。累計完成港口吞吐量6.9億噸,同比增長3.4%,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83.6萬標箱,同比增長14.8%。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6.9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83.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3.4%、14.8%;水路貨運量連續10年穩居全國第一,蕪湖港、池州港、馬鞍山港、銅陵港穩居內河億噸港行列。全省港口累計發運汽車101.96萬輛,其中出口82.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4%、26%。
社會物流需求平穩增長
2024年我省社會物流總額保持穩定增長,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達到100035.5億元,同比增長8.7%,增幅高于全國2.9個百分點。從構成看,農產品物流總額達到7161.3億元,同比增長11%,工業品物流總額達70046.3億元,同比增長11.6%;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達到1580.6億元,同比增長11.5%;再生資源物流總額798.8億元,同比增長12%;外省流入物品物流總額16189.8億元,同比增長11%,隨著我省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工業品、再生資源新引擎拉動作用逐步顯現,農產品、單位與居民消費、外省流入物流需求韌性明顯,物流需求結構持續優化;進口貨物物流總額3258.7億元,同比增長8.6%,能源類進口物流量增速整體穩定,消費品進口物流穩中趨升,機電產品如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物流增勢明顯,高水平開放持續推進,出口物流穩定增長。
社會物流成本明顯下降
2024年我省社會物流總費用6687.6億元,增長5.2%。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3.2%,低于全國0.9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水運潛能進一步釋放,長距離運輸“公轉水”穩步推進,產業物流協同態勢良好,推動供應鏈全鏈條降本增效。物流結構向優、管理向質發展,其中運輸費用占比52.6%,較去年小幅回落0.4個百分點;保管費用占比35.6%,小幅上升0.8個百分點;管理費用占比11.8%,下降0.4個百分點。從費用構成上看,運輸結構優化推動運輸費用占比持續降低,產能明顯提升帶動保管費用占比有所上升,物流行業數字化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員需求向質轉型,管理費用占比保持回落趨勢。
物流指數穩處景氣區間
我省全年物流業景氣指數平均值為52.85%,整體平穩,多數月份處于53%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庫存周轉指數、設備利用率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主營業務利潤指數均處于50%以上景氣區間。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全年處于較高景氣區間,略高于滬蘇浙。全年12個月,我省物流景氣指數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從業人員指數等多處于高景氣區間,庫存周轉指數、設備利用率指數等多呈現持續擴張趨勢,從指數上反映出我省產業需求有序釋放,供應鏈上下游運行效率提升。(記者彭旖旎)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