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寨縣緊密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確保每戶貧困戶中都能有一人就業,找到了一條“抓幫扶促就業,以就業促脫貧”的就業脫貧新路子。
開發村級公益崗 兜底就業有保障
家住金寨縣南溪鎮橫畈村趙崗組的汪承波戶,因殘致貧,女兒是個腦癱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原本父母在家,照顧腦癱的孫女,汪承波本人常年在外務工,一家人的日子還能勉強生活。然而,2016年汪承波年邁的父母雙雙撒手離世,留下了腦癱的女兒,無人照顧。為照顧女兒,汪承波只能回到家中,女兒不能常時間離人,僅靠門前的薄田山地,汪承波陷入了困境。
金寨縣人社局在開展貧困勞動者就業信息摸底中了解到汪承波家中情況,并針對他家實際困難積極向他推薦了縣人社局開發的村級公益性勞務崗位—村級護林員崗。
“正在我對生活快失去信心的時候,政府給我找到了適合的崗位。這樣在家里當上護林員不僅可以照顧到孩子,一年還能有穩定的收入”汪承波感激地說。如今,他一有時間就去巡山、查山,非常珍惜護林員這份公益勞務崗位,每月500的收入,一年穩定增收6000元,再加上自己的勤勞發展特種養業,如今的日子,也越過越好,并在2017年如期實現了脫貧的目標。
金寨縣按照“精準幫扶、精準設崗、精準定人、精準安排”原則,積極開發新增耕地維護員、油茶管護員、農村公路養護員、農村保潔員、保綠員等村級公益性勞務兜底崗位12546個,實現了全縣貧困戶“戶有一崗”。讓市場就業困難的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近就業,實現了年均6000元的穩定增收。
免費培訓提技能 產業就業能力強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我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新灣組居民周秀鳳,曾是2015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現在,我十分自豪地在首都北京向大家報告,通過政府幫扶和政策帶動,我已成功脫貧。”在北京市東城區舉辦的精準扶貧合作協議的簽署會期間,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46歲的周秀鳳作為老區脫貧代表,向與會的專家學者和在京的相關領導說出了這么一段滿懷豪情的話語。
周秀鳳家有4口人,正在上學的孩子患有“慢性骨髓炎”,每年的治療費,成了她家里一筆沉重負擔,她于2015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本有3畝茶園,但因缺乏技術,無法對自家茶葉進行深加工,每年只能靠賣新鮮茶葉獲得很微薄的收入。
針對她家情況,經幫扶干部介紹,周秀鳳參加了縣人社局組織的“茶葉制作”免費技能脫貧培訓,經過認真、系統的專業培訓,再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她很快掌握了從采摘到炒茶再到拉火等工序全部流程和關鍵技術,她也成為村里茶葉公司拉火組組長。2017年春茶季,她的個人收入就達到5000元,后被推選為茶園管理員,所得收入又是5000元,目前,她已成為當地茶葉公司的正式員工,前景更為廣闊,周秀鳳一家也于2017年底順利脫貧。
近年來,金寨縣針對貧困勞動者文化低、技能弱的現狀,創新采取“群眾點菜、政府買單”的免費技能脫貧培訓模式。統籌整合全縣培訓資源,形成以金寨技師學院為主平臺,各鄉鎮(園區)協同配合的技能脫貧培訓新格局,緊緊圍繞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及貧困勞動者就業和發展生產需求,開展了茶葉生產加工制作、油茶栽培、畜禽養殖、母嬰護理等技能脫貧培訓,讓每個有培訓愿望的貧困戶都能享受免費技能培訓。
3年來,已開展技能脫貧培訓近7000人次,發放培訓補貼資金360多萬元,實現全縣貧困戶“戶有一技”的目標。
返鄉創業熱潮漲 帶動就業富老鄉
現為安徽康緣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王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90后金寨人。2013年他從安徽旅游職業學院畢業后懷揣著夢想與抱負來到上海做銷售員,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學習,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和一批忠實的受益群體。
小有成就的他在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及優惠的返鄉創業政策后,于2016年5月響應金寨縣政府返鄉創業的號召,毅然返回家鄉金寨。并在縣人社局的幫助下創辦了安徽康緣藥業有限公司,順利入駐金寨縣返鄉農民工創業示范園—金梧桐。
目前公司建設有SC生產線8條,并成立天貓“明安旭康緣專賣店”,幫助金寨當地貧困戶銷售地道農產品香菇、木耳、山核桃等干貨和魔芋粥等一系列大別山特色食品。公司在斑竹園、沙河等鄉鎮新建食用菌、靈芝基地200畝,帶動當地50名貧困戶就業,還為湯家匯鎮泗道河村聯系扶貧捐款17萬元。
近年來,金寨縣統籌各類政策,在用地、資金、項目等方面全力支持返鄉創業,三年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8億元,設立產業發展基金2.5億元,建成48萬多平方米的金梧桐創業園和占地260余畝的中小企業創業園,并對入駐企業實行三年內免廠租、免稅收、免創業團隊房租。
經過不斷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金寨特色的以創業帶動就業、創新促進發展,統籌推進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協調發展之路。截至目前,全縣返鄉創業人員5000多人,創辦各類市場主體4296家,帶動就業2.2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3萬,人均年增收1.2萬元。
精準對接搭橋梁 就業補貼來幫忙
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是增加貧困人口收入最直接、最現實、最有效的方式。金寨縣按照就業扶貧對象“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的要求,依托鄉鎮(園區)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人口逐村逐戶進行調查摸底,摸清全縣貧困勞動力各項基本信息和就業創業需求,構建了全縣貧困勞動者數據庫,建立了“一戶一策”的就業扶貧工作臺賬。通過調查和建立臺賬、數據庫,做到了對現有貧困勞動力的家底清,為有的放矢地提供就業幫扶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精準對接促進就業,近年來,該縣每年都精心組織“春風行動”招聘會,并先后承辦了 “安徽省3月6號—貧困勞動者招聘日(金寨縣)主場招聘會”、“ 每月逢8就業招聘日”等各類就業幫扶活動100多場次,累計提供崗位5.2萬余個,目前貧困勞動者已實現縣內就業10276人,縣外轉移就業11824人。
為充分調動貧困勞動者參與就業和廣大企業吸納就業的積極性,金寨縣還通過對國家、省、市政策梳理先后出臺了《金寨縣促進貧困勞動者就業脫貧獎補實施辦法》、《金寨縣就業扶貧基地和就業扶貧車間(加工點)認定及補貼辦法》等促進就業的一系列激勵政策,對貧困勞動者縣內外各種形式就業分別給予100元到500元額度不等的補貼。
目前已發放基地和車間類就業補貼資金715.3萬元、縣外務工交通補貼1082.1萬元、縣內輔助性兜底就業補貼572.9萬元、縣內居家靈活就業補貼759.2萬元。就業補貼政策的落實,有力地調動了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就業脫貧的積極性,貧困勞動者通過就業實現脫貧的勁頭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