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波8月19日消息(記者杜金明)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8月16日,中國之聲報道了“寧波萬象華府小區雨污混接,污水或排入河道,住建部門要求開發商整改”一事,引起普遍關注。昨天(18日),寧波市江北區政府對中國之聲的報道作出回應。
回應中說,江北區相關職能部門通過委托第三方公司,對小區內、外水體進行檢測,發現該小區雨水管道內的水體污染物超標,為劣V類水,污染非常嚴重。而這些污水排到市政管網后,和其他流經此處的雨水一起排入周邊河道。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已經對隸屬華潤置地的寧波通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困擾已久的雨污混接問題這次能解決嗎?
8月13日,由寧波市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委托的第三方水質檢測機構對寧波萬象華府一期小區內、外圍的9處雨水排口進行檢測,其中內部排口4處、外部排口5處。負責此次檢測的譜尼測試集團寧波實驗室經理張佳雨說,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內外排水口均檢測出污染物超標。
據張佳雨介紹,4個內排口全部超標,其中2號點位超標1.7倍,3號、5號、7號點位超標2.2-2.7倍;5個外排口中,1號、6號、8號、9號均符合地表水V類標準,4號有超標情況,超標0.5倍。所有指標是以氨氮為主要污染物。
所謂的內排口是小區雨水管道的匯集點,外排口是小區外圍市政管網的幾個雨水井。檢測結果表明,有劣V類水體進入了市政雨水管網,而市政雨水管道是直通附近河道的。
對于記者提出的為何內排口水質全部超標,而外排口僅一處超標,張佳雨解釋說,從小區流出的這些劣V類水很可能被市政管網的其他水體稀釋。內排口的水質整體上看氨氮指標很高,它的受納水體證明污染物更多一些,它在流動的過程中還有其他受納水體會過來,最終水體污染指標可能更低,或者說更干凈一些,有中和效果。
張佳雨說,目前初步判斷這些污染物來自生活污水。
早在2014年1月1日起實施的國務院《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十九條就規定,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新區建設和舊城區改建不得將雨水管網、污水管網相互混接。同時第二十條規定,城鎮排水設施覆蓋范圍內的排水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污水排入城鎮排水設施;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不得將污水排入雨水管網。
寧波市目前正在創建“污水零直排區”,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分類處置,深入開展精細化截污納管工作”。其中明確要求,新建住宅屋面雨水管應獨立設置,接入室外雨水系統,嚴禁其他任何廢水排入。
根據第三方檢測結果和相關法律法規,開發商寧波通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已涉嫌違法違規,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其進行了立案調查。
寧波市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黨委委員劉劍表示,對其進行立案是前期過程,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取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后,如果有這方面的影響,會對其進行處罰。
中國之聲此前已經報道過,從今年3月開始就有萬象華府業主反映小區內有雨污混接的情況,隨后又證實有污水管接入了雨水管,導致小區臭氣熏天,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而污水很可能直排附近河道。寧波市五水共治辦公室給江北區政府下發了督辦單,要求盡快整改;江北區住建局等職能部門約談開發商不少于10次,但結果是越改業主越不滿意。業主發現開發商有意隱瞞檢測結果,推卸責任,對開發商失去信任。
江北區住建局副局長葛主家說,這次將由住建部門牽頭檢測,對業主關心的管道走向問題進行徹底排查。
葛主家介紹,因為前期是由房產公司自己委托第三方檢測,考慮到業主不太相信他們的數據,于是找了兩家公司,一家檢測公司、一家測繪公司。測繪會將一些管道標高全部測出來,檢測就是檢查管道在什么地方堵塞、開裂、沉降。管道有沒有接到不該接的地方,通過這次檢測都能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