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福年、品福味、游福運、送福氣、迎福夜。”近日,三明舉辦“在三明過年·來客家迎福”系列文旅活動專題新聞發布會,向五湖四海的游客發出誠摯邀請。
2024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讓大眾對于春節非遺的熱情與期待空前高漲。為積極回應這一文旅消費需求,三明市精心策劃“在三明過年·來客家迎福”系列活動。
“從1月16日至2月12日元宵節,全市各地將陸續推出100余場富有年味的文旅主題活動和一大批新春文旅產品。”三明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永生在發布會上介紹在三明過年可以享受到的特色體驗和新春優惠。
“小城過大年”,來泰寧領略古城風情
今年,泰寧縣舉辦第11屆“小城過大年”活動,從四個方面打造一場別具一格的新春文旅盛宴。
扮靚古城更享年味。在古城街巷和主題場館懸掛紅燈籠、“福”字掛飾等春節主題裝飾物,設立三明城市吉祥物“明明”形象牌迎賓,布置“福海揚帆 福行天下”主題墻,增添“蛇”生肖、明代Q版人物、“福祿壽三星”形象展板,讓古城更有年味兒。
泰寧古城游人如織(泰寧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精彩演繹更享文化。推出古城新春游園、街頭演藝、非遺展演、燈舞巡游、新春閱讀等5大主題15個迎春文化活動,既有古典投壺、猜謎許愿、挎包DIY等休閑游戲,又有福字拓印、山歌擂茶、版畫紅包印制、蛇年花燈制作等非遺體驗,還有打更巡游、薩克斯、非洲鼓、電吹管等街頭演藝。元宵節還將舉辦龍燈、魚子燈、旱船、腰鼓等民俗鬧燈展演。
豐富業態更享歡樂。在古城內打造泰寧晚茶一條街、工藝美術大師一條街,推出“煙火宋潮”新春集市,培育了茶吧、民宿、私人影院、工藝大師工作室等業態主題館50余家,尚書第、非遺博覽苑、梅林戲展示中心等場館推出夜間開放服務,讓大家來古城盡情尋年俗、品非遺、嘗美味、購年貨,過一個團圓年、幸福年、文化年,把好運“年味”帶回家。
優惠政策更享福利。推出新春出游禮包,出臺“巳事如意游”優惠政策,對蛇年出生的游客免收金湖、寨下大峽谷、九龍潭(一日游)景區門票。對上海職工及泉州惠安縣和本縣的市民給予景區免門票、上清溪75元/人的優惠政策,吸引全國各地游客開啟新春有福之旅,盡情領略丹霞之美、泰寧別樣年味。
“客家風情年”,來寧化尋味非遺文化
寧化縣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底蘊,結合傳統節日特色,推出以“品客家美食、賞客家非遺、享客家年味、過客家風情年”為主題的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動15場。
客家祖地寧化(黃尉峰 攝)
迎新春·品客家美食。客家美食十里不同,一鄉有一鄉的風味,來寧化,吃雞腿、品魚生、食擂茶、喝米酒。圍繞美食主題推出“來寧化過大年”“享福氣·品美食”等新春文旅線路及產品,歡迎游客來客家人的土灶臺,品味客家的地道美食。
賀新年·賞客家非遺。從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寧化城區和各鄉鎮將持續開展抬菩薩、舞龍燈、古游儺、延祥花燈會、元宵民俗巡游等一系列傳統客家年俗活動,特別是正月初七陳塘鬧春田活動,這是客家農村獨特的祈福迎春儀式,也是農民與田地泥水的狂歡節,共同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送新福·享客家年味。今年春節,寧化將在主要景區、鄉村旅游點、文旅場館等,結合蛇年主題、客家元素,設置新春裝飾、紅燈籠等,營造出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各景區也將分別推出圍爐吉祥茶、客家劇本殺、情景演繹等系列互動體驗感強的項目,促進文旅消費提升。同時,春節期間,中國印刷博物館寧化分館、寧化圖書館、文化館將開展新春有獎燈謎競猜、新春游園會等系列文旅活動,全力打造全民參與的新春文化盛宴。
“山水文化年”,來三元分享文旅大餐
文旅活動精彩紛呈。今年春節假期,三元區準備了約40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旅大餐,包括麒麟山新春音樂會、鬧新春主題文化活動、元宵主題燈會等市民喜聞樂見的主題活動,同時市區周邊的陳大鎮大源村、碧溪村也將舉辦特色民俗文化活動花燈節。
文旅政策利民惠民。利用春節假期傳統旅游旺季,實施A級旅游景區免費開放月活動,1月20日至2月20日期間,格氏栲森林公園、三鋼工業旅游區(三明市1958工業記憶館)免費開放。
三元區陳大鎮大源村村民手持自制花燈在元宵夜巡游(劉子豪 攝)
文旅亮點融合創新。列東飯店、梅園餐館、天元國際酒店、梅園國際酒店、三鋼萬壽巖學院等市區較大餐飲企業向市民、游客推出特色年夜飯;愛琴海、萬達廣場等大型商貿綜合體將舉辦“年貨節”“新年派對”等商業促銷活動;市區主要景區、景點將結合蛇年主題及城市吉祥物形象“明明”進行新年布置,設置打卡造型并舉行游園會等互動節目。
“今年起,三明市打造‘在三明過年’新春文旅品牌,迎合大眾對于春節非遺的文旅消費需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努力把‘在三明過年’打造成為展示三明文化魅力、促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楊永生如是說。(陳金海)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