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捕風神器”上崗
全省首部P波段風廓線雷達落戶廈門,善于探測高空風況
位于海滄區蔡尖尾山的P波段風廓線雷達(記者 楊進福 攝)
近日,全省首部P波段風廓線雷達設備在廈門完成安裝,正式開機運行。
這部YKDP-2型P波段風廓線雷達位于海滄區蔡尖尾山山頂,是一個占地225平方米的白色“大家伙”,重達數十噸。它就像一位“大風預警衛士”,能以高時空分辨率、連續探測150米至16公里高度范圍內的風速、風向、垂直氣流等氣象要素,補齊廈門高空風觀測短板,為天氣預報提供準確數據。
為啥要大費周章,在數百米高的山頂新建這部雷達?
目前的情況是:一般自動氣象觀測站的風桿高度大概10米,上面安裝風向、風速傳感器,只能探測該點位近地高度的風況。位于翔安區的L波段風廓線雷達也主要觀測低對流層的風況。高空探測氣球雖然能探測高空風況,但每天施放兩次,僅能采集氣球升空過程中約1小時的風向、風速等數據。
市氣象局氣象工程師陳賽介紹,P波段風廓線雷達的時空分辨率高,連續探測高度范圍為150米至16公里,在常規觀測模式下數據輸出間隔為3至5分鐘,而在加密觀測模式下,每1至2分鐘就可探測生成一組風廓線數據,是一款“百米級、分鐘級”的“捕風神器”。在晴朗時,它能提供詳細的大氣風場和湍流信息,幫助氣象預報員更準確地把握大氣變化;降水時,它又能詳細描繪降水云體的風場,為氣象預報和中小尺度天氣研究提供更精確的數據。
作為一款以大氣湍流為探測目標的晴空探測脈沖多普勒雷達,這部P波段風廓線雷達采用全相參脈沖多普勒體制,全固態有源相控陣、中頻數字接收機、相位編碼脈沖壓縮、可編程數字信號處理器和遠地遙控操作等新技術,使用的波長較長,穿透性強,受小雨、云霧影響小,適合全天候探測中高層風場,尤其在復雜地形或潮濕環境中表現穩定。
據悉,市氣象局計劃在同安、翔安兩區各設置一部P波段風廓線雷達,對廈門高空大氣風況形成全天候、高精度的組網觀測,彌補高空觀測業務在時間和空間密度上的不足,提升廈門對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和預警能力,助力氣象高質量發展。
名詞
氣象雷達
氣象雷達主要可以分為天氣雷達、風廓線雷達、激光雷達和云雷達等,根據不同的功能可以分為測云雷達、測雨雷達、測風雷達,根據波段范圍又可以分為W波段雷達、X波段雷達、C波段雷達、S波段雷達、L波段雷達、P波段雷達等。
“風廓線雷達是通過向高空發射不同方向的電磁波束,接收并處理這些電磁波束因大氣垂直結構不均勻而返回的信息,進行高空風場探測的一種遙感設備。”陳賽說,其利用多普勒效應,能夠探測其上空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隨高度的變化情況,具有探測時空分辨率高、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記者 朱道衡)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