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月21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見習記者鄭少純)1月21日,2025年第三屆廣東年豬文化節暨農科新質生產力研討活動在廣州市天河區獵德宗祠區文化廣場順利舉辦。
活動現場(央廣網見習記者 鄭少純 攝)
會上,廣東省“百千萬工程”智庫專家、浙江省之江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顧益康以《新質生產力引領未來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題,深度剖析了新質生產力與推進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的關系,帶來了新視角、新理念、新路徑。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許鴻飛則圍繞《藝術讓城鄉更融合更美好》深刻剖析“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的含義,并分享了藝術走進鄉村、點亮鄉村,以藝術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實踐案例。
本次活動舉辦了“年豬文化十人談”,來自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的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軍人物聚首一堂,圍繞“年豬文化暨天河農科新質生產力”共同探討和交流,從年豬文化、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品牌賦能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分享行業產業實踐經驗,探索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年豬文化十人談(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本次活動還發布了由許鴻飛創作的“廣東年豬文化節IP形象”,并設置了品牌秀、“年豬認養”等環節,安排了年豬(豬油)及年貨品牌直播集市、有獎競答、年俗嘉年華、最受市民歡迎豬肉(豬油)品牌評選等豐富精彩的互動活動。
年豬(豬油)及年貨品牌直播集市、年俗嘉年華(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本次年豬文化節特別策劃了“年豬認養”活動,一對一匹配生豬養殖企業和認養人,華香(廣東)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廣東九州黑豚種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增牧牧業有限公司、清遠市瑤家花生鮮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區樂家莊養殖有限公司將為認養人提供可從源頭溯源的品質豬肉,并保證配送時效,為認養人送上新鮮、美味、健康、營養的源頭好肉。
當前,廣東正積極推動農業科技新質生產力與傳統農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為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以“蓮花出水農科小鎮”為代表的農業科技園區,通過“基金+園區”模式,以科技為引領、將空間和資本兩種生產要素重構融合,以農業科技和新質生產力推動生豬產業提質升級,助力“百千萬工程”實施。
據了解,天河區依托轄區內強大的農業科研力量,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科技新質生產力正展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努力形成農業總部經濟生態圈和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賦能全省農業產業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年豬文化作為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形成了獨特的年豬經濟,將進一步提升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水平。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