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月17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見習記者鄭少純)2025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深化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系建設,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央廣網記者注意到,這是繼2022、2023、2024年后,“12221”第四次被寫入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里面提到,要讓農業有奔頭、農村有看頭、農民有盼頭。”廣東省人大代表、韶關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清華告訴央廣網記者,“如何實現這三點呢?那就是要幫助農民做好農產品營銷,讓他們真正能夠賺到錢。”
黃清華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央廣網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依托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黃清華帶領企業助推韶關食用菌融灣出海,培育發展食用菌預制菜產業,研發出菌菇餃、小菇酥等受市場歡迎的預制菜產品。
從營銷端下功夫,是黃清華一直在進行的工作。在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黃清華提出建議,要借鑒廣東省農技推廣體系打造的成功經驗,整合資源,創新建立廣東省農產品營銷服務中心,進一步集聚農產品市場要素,推動相關要素向基層流動,讓廣東農業生產與市場“兩手抓”有載體、有陣地。
黃清華表示,廣東是農產品生產大省,農業生產資源豐富,特色農產品種類多,多項農產品排名全國前列。廣東高度重視農產品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體系建設工作。《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提出,要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發展壯大特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粵字號”農業知名品牌。
2024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發揮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系作用助力“百千萬工程”的通知》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大數據應用、壯大產地市場、拓展銷區市場、突出品牌引領、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夯實冷藏保鮮基礎、建立健全保障措施等8個工作舉措,更好發揮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系作用。
近年來,廣東省有關部門持續發力農產品品牌建設、農產品市場營銷體系建設并取得豐碩成果。但黃清華調研發現,農產品品牌建設仍然存在部分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
“對于農民來說,農產品銷量好就是幸福。”黃清華說道,“因此,建議通過創建廣東農產品營銷服務中心,補齊短板,推進‘12221’市場營銷體系建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黃清華說道。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