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蘭州2月3日消息(記者孟永輝 焦健)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6時39分報道,根據中央統一部署,按照“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要求,學習實踐活動正深入展開,扎實推進。從今天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走基層 看成效》子欄目,記者深入基層親歷親聞,反映學習實踐活動所取得的實際成效。
專家:“現代人對健康養生意識越來越強”
走進蘭州市城關區社區醫療衛生中心,《健康大課堂》的講座吸引了很多社區居民,從老年高血壓防治、糖尿病人的科學膳食到產后營養和禁忌,每月一次的講座內容五花八門。社區居民說,這樣的講座,辦一次他們聽一次。
居民:“我覺得幫助挺大的,因為平時我們也知道一些吃的,但是也不合理,聽了老師講以后,怎末吃的,怎末喝的,我們平時不懂的太多了。”
家住城關區張掖路廣武門街道的彭大媽今年在醫院做了椎間盤突出手術,術后感冒引發肺炎,由于醫院床位緊張,本來希望轉到呼吸科的彭大媽,只能回家休息。這一天,她覺得呼吸不順暢,又實在下不了床,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她讓老伴打通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電話。
彭大媽:“社區醫院離我們這近,我有病以后就讓我老頭找去了,大夫能來的話給我治療一下。不然醫院里頭、三愛堂醫院我去不了,醫生來了以后給我詳細的檢查,吊瓶子。”
臨走前,社區醫院的護士還專門給老兩口留下了一個標著刻度的小油壺和小鹽罐,提醒兩位老人,每天吃的油和鹽都要定量。經過20多天全體醫院人員的精心呵護,彭大媽的身體逐步痊愈,她和老伴把一面寫著的“發展社區衛生、造福百姓健康”的錦旗送到了社區醫院。
彭大媽:“你們的工作做得確實不錯,一是熱心,二是誠心,三是有責任心,我給你們送個錦旗,是對你們成績的肯定,謝謝。”
社區醫療機構不僅上門為居民治療小病、同時擔負著對居民健康保健的指導。在張掖路廣武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已經為全區的4725戶家庭建立了健康檔案。
工作人員:“現在主要是分兩個系統來管,一個是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分為三級管理,一般人群、慢病患者、高危人群,主要針對一些人肥胖或者三高的病人,進行一些家庭隨訪。”
蘭州市城關區衛生局辦公室主任王萍告訴記者,對于建檔居民慢病入戶的隨訪率現在已經達到80%以上。
王萍:“堅持在實際行動中踐行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主動服務、上門服務、逐步承擔起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