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挑竹簽,慢捻絲線……”甘肅省慶陽市環縣道情皮影歷史悠久,一張幕布、一人挑桿、一唱眾和、光影斑斕,獨特的曲調加上生動的演繹,唱念做打之間,春節的熱鬧氛圍愈加濃厚,讓人流連忘返。
近日,在素有“皮影之鄉”美譽的環縣,“75后”皮影藝人王輝手持皮影道具,眼神中滿是專注與熱愛。
“皮影的制作材料多樣,以前是厚紙雕刻而成,現在多是牛皮、驢皮、羊皮等材料,皮影的制作工藝極為復雜,需要經過選料、雕刻、上色、縫綴、涂漆等多道工序,我這皮影用了好多年了,是驢皮材質的,我早就想更換新的了,我還想更新工作室的設備和開展技藝傳承培訓呢!蓖踺x說。
近期,郵儲銀行慶陽市分行走訪環縣“王記皮影工作室”,法人王輝一邊向群眾細致地講解,一邊嫻熟地舞動著手中的皮影,向陜西、寧夏等地專程趕來的愛好者們生動地展示著如何讓皮影人物在幕布上演繹出精彩故事。
然而,王輝的工作室設備陳舊,難以滿足現代皮影表演需求,但購置新設備所需資金短缺,這限制了皮影表演的展示效果和發展,且王輝希望開展皮影技藝傳承培訓,讓更多人學習這門傳統技藝,但缺乏資金用于場地租賃、聘請專業教師、購置培訓設備和材料等,使得傳承培訓工作難以順利開展。郵儲銀行慶陽市分行工作人員詳細了解了法人王輝的經營狀況和金融需求,向其推薦了“極速貸”,很快,王輝就收到了30萬元的貸款資金。
“如今,環縣從事皮影制作與表演的藝人有300多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受到家鄉傳統文化的感召,回鄉投身皮影事業,他們巧妙地將現代光影技術等科技元素融入其中,讓皮影表演的畫面效果更加震撼,有了郵儲銀行的支持,我也一定會讓我們環縣皮影發光發熱!”王輝說。
新春佳節,郵儲銀行慶陽市分行的舉動恰似一場及時雨,不僅為 “王記皮影工作室” 解了燃眉之急,助力其購置新的皮影材料、更新工作室設備以及順利開展技藝傳承培訓,更讓環縣道情皮影這一古老的民俗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數據顯示,截至1月末,郵儲銀行慶陽市分行已為民俗產業發放貸款超過1100萬元,為道情皮影等民俗文化注入了強勁的金融動力,讓民俗文化在新的一年里搭乘金融的快車,駛向更廣闊的舞臺。(魯逍)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