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蘭州2月7日消息(記者李紅軍 通訊員景潔)農家庭院錯落有致、鄉村道路寬闊潔凈、不遠處的皇甫謐文化園宏偉、莊嚴,鄉村就業工廠艾草飄香、生產正忙……立春時節的甘肅省靈臺縣獨店鎮張鰲坡村,猶如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俯瞰皇甫謐文化園(央廣網發 靈臺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來到位于該村的溪河韻艾草生物科技公司艾草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有序生產,制成的艾絨、艾條、艾草驅蚊香、養生枕、艾絨坐墊、香囊、艾草精油、泡腳粉等艾草制品琳瑯滿目。

“這些艾條、泡腳粉、養生枕等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皇甫謐品牌系列康養產品,有20多個種類,產品遠銷四川、深圳、天津等地,深受社會大眾的喜愛。”溪河韻艾草生物科技公司艾草生產車間負責人胡玉嬌說。

據胡玉嬌介紹,這個車間的工人都是當地村民,他們每月可以獲得3000多元的收入。而車間每月消耗的艾草在80噸以上,這些產品原料用的全是當地產的“靈謐艾”,這種艾草葉大絨多,氣味芳香,精油含量高,溫灸穿透力強,可直接入藥,提絨艾灸,也可以嫩苗做菜,加工艾茶。

工人在生產車間加工艾條(央廣網發 靈臺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張鰲坡村位于獨店鎮南部,轄6社280戶1060人。據史料記載,“針灸鼻祖”皇甫謐晚年定居于張鰲坡村,造福人類的醫學寶典《針灸甲乙經》就是在這里寫作完成。過去,村上農戶種植結構單一、土地產出效益低。近年來,該村充分挖掘皇甫謐中醫養生文化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艾草產業,多元化、綜合性的特色艾草產業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戶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張鰲坡村黨支部以隊伍建設和人選培育為抓手,定期為群眾進行技術培訓、開展結對幫扶,帶動農戶致富增收。同時,按照“黨支部+村集體+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村上積極推動村企聯建幫帶,扶持溪河韻就業工廠、長生源食用菌合作社等企業,建辦艾草種植基地、食用菌基地及以瑞雪、維納斯黃金為主的千畝矮砧密植蘋果園。每年為本村群眾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并采取將到戶入股分紅資金入股龍頭企業經營等方式給群眾進行分紅,人均增收1.2萬元,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0萬元以上。

溪河韻艾草生物科技公司生產的艾條(央廣網發 靈臺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這個浸潤著中醫針灸文化的村莊,因基礎設施的不斷提升、產業格局的不斷調整、社會治理的不斷創新以及“針灸小鎮”和中醫康養產業鏈建設節點村的新定位,越來越吸引人并為人們熟知。為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該村依托當地資源,積極推進文旅融合、產旅融合,發展了農家樂、觀光旅游等產業。

“來到張鰲坡村,大家不僅可以游覽皇甫謐文化園,了解皇甫謐文化,還可以到針灸康養體驗館體驗針灸、推拿、拔罐等特色康養服務。”張鰲坡村黨支部書記任文瑞說。

張鰲坡村一角(央廣網發 靈臺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隨著中醫康養產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艾草種植的隊伍中來。如今村民持續穩定增收,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張鰲坡村也先后獲得了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村、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以及省級“和美鄉村”等殊榮。

“現有的成績只是我們村發展道路上又一個新起點。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推進針灸小鎮、農旅融合等項目,讓更多來村里的人感受到鄉村發展之美,也希望村上的產業發展越來越好,村民收入越來越高,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任文瑞說。

編輯:魏晉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