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4月16日消息(記者 蔡文娟 林韋瑋)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的春天,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如約而至。此次盛會匯聚了來自超過71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余家企業、4100多個知名品牌,參展規模遠超前四屆,充分彰顯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

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7號館的中華老字號“鎮店之寶”專題展區,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白酒行業第一枚商標證書、G20峰會宴用瓷、全聚德老匾等,每一件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底蘊。

在這場全球消費精品的交響中,國瓷永豐源、沿江飯店、片仔癀等中華老字號以創新姿態,向世界展示著從“百年老店”向“國際潮牌”的進化路徑。

嘉賓參觀第五屆消博會展出的名小吃 (央廣網記者 林韋瑋 攝)

中華老字號與新銳品牌同臺競技,掀起國潮跨界創新的浪潮。展館內,傳統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語言交織,歷史經典與潮流IP碰撞,勾勒出中國品牌守正創新的生動圖景。

在國瓷永豐源展區,一套青花瓷餐具正在演繹“活著的非遺”。這套宴用瓷是為G20峰會專門定制,代表了中國陶瓷工業的最高水平之一。

深圳國瓷永豐源瓷藝有限公司大客戶經理羅君告訴記者,國瓷永豐源發軔于清乾隆年間,已傳承至第五代。

近年來,國瓷永豐源先后承攬20余場中國主場外交盛宴用瓷大任、4次國家任務用瓷,產品歷經多國政要及世界名人品鑒,誕生出“夫人瓷·西湖藍”“先生瓷·海上明珠”“夫人瓷·石榴家園”等經典美瓷,讓中國陶瓷重新閃耀國際舞臺。

在歷史底蘊深厚、文化特色鮮明、工藝技術獨特等方面,文昌雞當屬其中的佼佼者,亦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在海南老字號專屬展區,具有400多年歷史的文昌雞,因其色、香、味、型、營養俱佳,榮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

海南老字號展區 (央廣網記者 林韋瑋 攝)

中華老字號企業——海口龍華沿江飯店第五代傳承人符之望認為,烹調文昌雞的技藝代代相傳,讓海南味道不斷流傳,才使得近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不斷發揚光大。

沿江飯店推出的古法鹽焗文昌雞 (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據了解,沿江飯店今年首次在北京三里屯設立黎家菜。另外,準備推出一款彰顯地域特色的產品,且具有“沿江”品牌的糟粕醋。

眾所周知,糟粕醋是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的一種傳統小吃,采用民間釀酒過程中酒糟發酵產生的酸醋,作為湯料,外加蔬菜、海菜、動物內臟、脆骨、蟹籽、蚵類等。

資料顯示,糟粕醋或是文昌人下南洋,在東南亞交流后產生的美食,也有可能是疍家人的酒文化和特殊的生活環境兩者相結合而成的產物。不論如何產生,其傳承的根源基于生活環境與地域文化,也在創新中發展壯大。

“片仔癀”連續五年參加消博會,2006年被商務部認定為首批中華老字號。此次攜子公司“片仔癀”化妝品專屬品牌IP“癀少御”亮相,將中醫藥文化與國風美學融合,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參與互動體驗。

第五屆消博會中華老字號“鎮店之寶”展出唐三彩 (央廣網發 許爾生 攝)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中華老字號”企業超過1000家,其中上海、北京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數量領跑全國。

正在海南舉行的第五屆消博會匯聚了71個國家和地區超4100個消費品牌,國貨產品通過傳承與創新引領消費新潮流。

老字號品牌聚集,在國貨特色潮品展區帶來了新鮮的“玩法”。

北京稻香村推出“鼎”“簋”“樽”“盉”四款與飲食相關的“青銅器”藏在粉白色的酥皮里,在食用過程中才能一窺真章。北京稻香村展臺工作人員認為,點心不僅是食物,更是一種文化體驗。

山東館的東阿阿膠展臺(央廣網發 馮小敏 攝)

在大健康領域,也是中醫傳統煥新發展的重要舞臺。

浙江百年老字號胡慶余堂用科技煥新中醫藥,針對亞健康問題推出便攜式草本配方,以“古方+科技”讓養生更輕松、更潮流。

中華老字號在堅守文化基因的同時,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技術革命與全球市場。

福建漳州老字號將國貨融合國潮,實現“破圈”。數據顯示,30個漳州老字號品牌權屬企業2024年營業額超104億元,整體同比增長11.22%。

2025年,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計劃組織開展中華老字號沙龍系列活動,結合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圍繞老字號品牌故事、傳統技藝、經典產品,貫穿全年開展年味年俗、春茶品鑒、粽香情深、醫藥養生、月韻食光、筆墨雅集、醇香酒韻、匠心工藝等多場互動式主題沙龍。

該活動將邀請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協會機構、老字號協同創新中心、老字號企業等代表,交流守正心得,傳播創新經驗,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老字號魅力,搭建集經驗分享、創意碰撞、資源對接于一體的交流平臺,進一步擴大老字號知名度和影響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當前,海南自貿港政策為品牌國際化提供新機遇。片仔癀連續五屆參展,依托消博會這一國家級開放平臺,展示片仔癀等系列產品,致力將中華老字號打造為兼具文化自信與國際競爭力的全球化消費品牌;國瓷永豐源則探索將自貿港加工增值政策與瓷器定制服務結合,打造高端文化消費品出口基地。

從“鎮店之寶”的文化沉淀到“國潮IP”的破圈傳播,第五屆消博會見證了中華老字號從歷史中走來、向未來敞開的轉型之路。

當非遺技藝成為潮流符號,當數字技術激活文化基因,這場新消費時代的“國貨復興運動”,正在海南自貿港的開放舞臺上綻放異彩。

編輯:索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