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海南推出航空貨運發展新政,加快構建更多更具韌性的“空中橋梁”,著力提速開放織密貨通全球網絡。2月3日,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海南省開放航權工作專班辦公室日前印發《海南省促進航空物流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圍繞增強航空貨運基礎保障能力、發展臨空經濟等業態、完善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推出二十條具體措施,旨在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航空物流高質量發展,服務“兩個基地”“兩個樞紐”“兩個網絡”建設。
《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年底,建立較完善的航空物流保障體系,全省機場貨郵吞吐量力爭達到32萬噸,境外貨運航線數量達到10條以上,境外航空貨郵吞吐量達2.5萬噸以上;到2027年底,全省機場貨郵吞吐量力爭達到35萬噸,境外貨運航線數量達到12條以上,境外航空貨郵吞吐量達2.8萬噸以上。
海南將系統推進航空客貨樞紐建設,推動全省機場功能定位差異化發展。海口美蘭機場定位為全省主航空區域樞紐機場,客貨并舉,突出航線網絡通達性和樞紐功能。三亞鳳凰機場定位為次航空區域樞紐機場,以客運為主,兼顧貨運,研究申報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加快推進三期改擴建項目,力爭2025年底前建成。瓊海博鰲機場定位為重要支線機場,加強貨運功能,兼顧海南公務機保障,加快推進博鰲機場三期擴建項目,力爭2025年底前建成。東方機場定位為支線機場,打造為貨運特色機場,力爭2025年開工建設。
為打造內暢外聯航線網絡,海南將充分利用開放航權等政策優勢,支持航空公司根據市場需求新開和恢復境外航線。鼓勵企業結合59國免簽政策、自貿港發展和境外主要客源地市場需求,穩定運營已開通的境外航線,新開和加密海南與RCEP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59個免簽國家等境外客運航線,完善航線網絡建設,開拓形成覆蓋東北亞、澳新、西亞、南亞、歐洲、美洲等地區的空中運輸網絡。加大2025—2026年貨運航線開發工作力度,拓展開通至布達佩斯、華沙、阿姆斯特丹、倫敦等機場全貨機貨運航線,構建海口連接歐洲跨境電商主要通達點的貨運航線網絡,按需拓展開通至澳新、西亞、東南亞全貨機航線,增強航空貨運樞紐功能。
海南省開放航權工作專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南還將優化海南空港口岸海關指定監管場地布局,豐富空港口岸資質類型。支持海南省空港口岸“一線”按需建設、升級進境指定監管場地,以提升口岸服務功能促進海南航空物流產業發展。其中,海口美蘭機場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水果監管場地建設及驗收將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進境肉類、冰鮮水產品指定監管場地建設力爭2025年底前完成。(曹馬志)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