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秦皇島分行(以下簡稱農發行秦皇島分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六穩”“六保”要求,圍繞金融助力防疫、糧食安全、脫貧攻堅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1-8月,累放各類貸款11.61億元,同比增加4.25億元。到8月末,貸款余額68.4億元,較年初增長3.91億元;新發放的中小微企業貸款在執行價格基礎上首年優惠100BP,累計向企業減免手續費3.99萬元,較好地發揮了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作用。

  一、支持抗疫復工“逆周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主動提升站位,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時,迅速開通防疫應急辦貸和復工復產綠色辦貸“兩大通道”,第一時間將《六項信貸政策支持秦皇島企業復工復產的函》報送市政府和各縣區政府,并立即落實相關支持措施。創新工作手段,用遠程視頻形式促成市政府與省分行簽署“抗疫情促發展”合作協議,高效響應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和復工復產穩就業資金需求。聯合向省發改委和省分行上報項目56個,金額177.51億元,已實現審批項目14個,金額39.76億元,投放應急和復工復產類貸款6.23億元;為企業減免結算業務、匯款、查詢等手續費2.65萬元,降低企業利息負擔550.5 萬元。其中審批金海食品、廣緣超市、中紅三融等應急貸款7.85億元,投放疫情應急信貸資金2.46億元,有效地保障了疫情期間,老百姓餐桌上的“菜籃子”“米袋子”“肉案子”。

  二、保障糧食安全“當先導”。堅持把支持糧油收儲作為立行之本、發展之基,保障中國人的飯碗裝中國糧食。充分利用我行糧食產業信用保證基金作用,為糧食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服務,促進糧食產業發展壯大。強化“大市場、大糧食、大流通、大產業”理念,運用“購銷+、龍頭+、園區+、港口+”等模式,支持金海食品等一大批產業化龍頭企業種植、收購、倉儲、加工、物流等全產業鏈經營。年初以來累計發放糧油條線貸款8.24億元,同比多投放4.2億元,支持企業收購商品糧油160383.94萬斤,其中:以信保金模式發放貸款3.3億元。同時,扎實做好非貧困縣糧食貸款的扶貧認定工作,發放糧棉油條線扶貧貸款3050萬元,實現了此項業務零的突破。8月末我行糧油貸款余額29.8億元,占全部貸款的43.56%,既維護了糧食市場穩定,又彰顯了糧食銀行的品牌形象。

  三、服務脫貧攻堅“補短板”。堅持把服務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先后選派4名員工作為駐村幫扶工作隊工作人員,幫扶青龍滿族自治縣茨榆山鄉下白城子村落實資金161萬元、建蓄水池 9個,打大口井2眼。維修水井1眼、鋪設管道5000余米,完成了3段道路的水泥硬化工程。協調縣移民辦落實資金 80萬元,修建保護耕地和泄洪堤壩1500多米。引導村民養木耳10畝、種植西瓜10畝,不僅增加了養殖、種植貧困戶收入,而且因養殖木耳雇用大量人員采集,每人每天可收入60元,有效地幫助了20多戶貧困戶增收。加大產業扶貧和教育扶貧,在扶貧縣支持的金聲木鐸教育扶貧項目,9月份已開學招生,目前已有在校生源1000多人,極大程度上地解決了扶貧又扶智。截止8月末,累放扶貧貸款1.24億元,特別是青龍縣支行上半年扶貧貸款余額占全縣同業金融機構的96.86%,到8月末,該縣扶貧貸款余額6.17億元。我行扶貧工作得到國家主流媒體的多次宣傳,青龍縣支行更是榮獲上級行脫貧攻堅“擂主”榮譽稱號。

  下一步,農發行秦皇島分行表示將繼續堅持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中央“六穩”“六保”要求,圍繞全市重點中心工作,做好政策性金融服務工作。一是種好保障糧食安全“責任田”。發揮“糧油收儲主辦行”作用,積極做好糧食收購資金供應管理工作,切實做到“錢等糧”,維護種糧農民利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以“四+”為抓手,探索市場化條件下糧油信貸業務發展新思路,支持糧油全產業鏈發展。充分發揮糧食產業信用保證基金作用,助力糧企壯大發展。二是助力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強弱項”。發揮“服務鄉村振興主導行”作用,圍繞“兩新一重”和老舊小區改造,大力支持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及特色小鎮建設項目,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加大對污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等工程支持力度,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助力秦皇島文明城市創建。三是寫好支持產業興旺“大文章”。抓住“土地”這一重要抓手,不斷優化業務結構,大力支持糧油等產業園區、土地復墾、土地整治、港口建設、礦山整治等項目建設,推進農地類業務,不斷提升服務“三農”能力和水平,為建設經濟強市、美麗港城做出更大貢獻。(張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