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7 09:46 來源:證券時報 打印本頁 關閉
近期,全國生豬市場豬價連續上漲,不僅刷新年內新高,也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高。即使是消費淡季也絲毫不見“降溫”的苗頭,在一些地區還出現了“搶豬”現象。豬價的大幅攀升引發了市場對通脹的擔憂。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上漲已經成為推高消費價格指數(CPI)的重要因素,6月份CPI漲幅很可能超過6%。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漲幅連續5個月同比擴大,4月份漲幅達到35.2%,5月份漲幅達到40.4%。從5月份的數據可以看出,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上漲已經成為推高CPI的重要因素。5月份CPI同比上漲5.5%,當月食品價格上漲11.7%,對CPI同比漲幅貢獻了64%,對CPI的推動最大。
而對于本輪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華泰聯合證券的最新報告稱,主要原因是生豬供應緊缺,而導致生豬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2010年上半年生豬養殖長達5個月的行業虧損將大量中小養殖戶擠出市場,第二,由于疫病頻繁多發,母豬的存欄量一直未能有效增加,遠不能滿足正常需求。
野村證券中國經濟學家孫馳認為,豬肉價格的上漲可以歸因于典型的生豬周期,去年生豬的低價格抑制了生豬飼養,同時飼料和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也起到推波助瀾作用。
對于豬肉價格的走勢,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后期豬肉價格可能還有一定程度的上漲。他說,近期生豬價格同比漲幅高,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豬價過低造成的。從后期走勢看,生豬養殖效益的好轉,有利于進一步調動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增加后期市場供應,進而有利于豬價穩定。但由于目前豬肉價格漲幅大幅低于生豬價格漲幅,后期豬肉價格可能補漲。
綜觀歷次的豬肉價格上漲,主要都是供給方面的異常情況導致,雖然經歷一段波動后豬肉價格都能回穩,但對我國經濟已產生較大的影響。澳新銀行中國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認為,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將會造成中國CPI上升0.036個百分點。他同時表示,從歷史周期來看,豬肉價格一直是CPI的重要領先指標。從目前的態勢來看,豬肉價格仍沒有見頂跡象,鑒于其一般領先于CPI兩至三個月見頂,這意味著中國的CPI很難在今年第三季度底前見頂。
“如果豬肉價格同比上漲超過50%,將帶來CPI通脹率上升1.8個百分點,并造成未來數月中國的CPI同比上漲超過6%。” 劉利剛補充說。
孫馳則認為,生豬價格猛漲使得零售豬肉價格快速上揚,加上非食品價格通脹的趨勢性上漲,因此6月份CPI漲幅很可能超過6%。(巖雪)
責編:郭同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