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為趙明宇贈送錦旗表示感謝 央廣網記者汪寧攝
央廣網河南分網8月16日消息 (記者 汪寧)一朝揚鞭絕塵去,別家千里赴關西。阿母揮淚送嬌兒,弱子央求父莫去。舍棄小家為大家,濟世懸壺至哈密。弘揚技術傳幫帶,赤誠為民祛病疾。
在哈密,有一位神醫,他“妙手丹心、手到病除”,被當地群眾稱為“神醫”;他一心撲在工作中,默默踐行著一名醫療援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為了和病人更好的交流,他努力學習維吾爾語......他就是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頸肩腰腿痛科主任、哈密市維吾爾醫醫院任掛職副院長趙明宇。
響應號召赴新疆 一帶一路傳技術
“去新疆?去三年?你在鄭州有這么好的發展前景,為什么非要舍棄它?”知道趙明宇同志報名參加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工作后,周邊的親朋紛紛勸說。而趙明宇則認為,人民需要健康,醫務人員就要充分發揮自身專長,祛除病疾,讓人民群眾能夠在健康快樂中安享太平盛世。他不再作辯解,因為他心中已有了堅定的選擇,到新疆去,到祖國人民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接到開赴新疆的命令,從河南鄭州到新疆哈密,跨越2500公里的距離,趙明宇帶著精湛醫術和援疆熱情,在哈密市維吾爾醫醫院盡心診治患者,傾囊傳授醫術。在這之前,他對新疆知之甚少,從未到過新疆。他轉變思想觀念,了解不同地區的醫學流派、行醫習慣及文化理念存在差異,還自學維語,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主動融入醫院。
正骨科護士長阿也提古力說,維吾爾族有自己的醫學,之前很多維吾爾醫生認為正骨是一種土辦法,走不上臺面。趙明宇現場給病人做正骨之后,療效斐然——之前需要5天治療康復的,經他之手,一次正骨復位就好了。醫院里的醫生護士們為之敬服,被無數患者贊稱為“神醫”。
由河南援建的維吾爾醫醫院洛陽正骨樓 央廣網記者汪寧攝
趙明宇的優異援疆成績背后是河南強大的援疆扶貧戰略。河南已安排資金2.45億元,支持建設維吾爾醫醫院洛陽正骨樓、紅星醫院病房樓、婦幼保健院設備購置等項目。河南還創建了援疆醫學專家團,統籌調配醫療資源,多點執業、巡回醫療,實現了哈密貧困村醫療巡診全覆蓋。
目前,洛陽正骨樓已經投入使用,組建了頸肩腰腿疼痛科、中醫正骨科、骨傷科三個科室,基本處于滿床狀態。群眾對醫院的知曉率明顯提高,來自伊州區、山北兩縣,甚至烏魯木齊,南疆北疆等地的病人都排起長隊找“神醫”趙明宇看病。
趙明宇(左二)和病人在一起 央廣網記者汪寧攝
妙手丹心筑“神醫” 甘當健康衛士
趙明宇克服身體和生活上的不適,很快投入到工作中,也很快融入到受援醫院的民族大家庭中。根據前期河南援疆前方指揮部給哈密市維吾爾醫醫院找準“以骨科為主,大專科小綜合”的定位,趙明宇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從學科建設、科研項目到日常診療,他都積極建言獻策,得到了哈密市衛計委及該院領導的肯定。
在他的幫助下,哈密市維吾爾醫醫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構建了頸肩腰腿痛專病專科。而其效果顯著的診療技術,使得哈密人民求醫知何往,使得醫院醫療水平有提升;規劃醫療科技攻關項目,提升醫院及臨床醫師的科研能力;擔負臨床診療任務,使得哈密人民在家門口能看名醫,醫治疑難雜癥。
趙明宇說,援疆工作使哈密人民與河南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義,哈密人民需要我們,我們要竭盡所能幫助他們,“我是一名醫生,為病人診療疾病是我的本職工作,能為哈密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是我最大的驕傲。”
趙明宇十分擅長用中醫正骨術治療頸肩腰腿疼痛等疾病,他從自身專長出發,開展一線臨床工作,為每一位患者解除病痛。除了在哈密市維吾爾醫醫院定期坐診外,還先后多次隨醫院醫療隊深入到伊州區五堡鎮、回城鄉,伊吾縣鹽池鎮等偏遠鄉鎮和農牧區,為當地農牧民開展義診活動。為滿足病人的需求,他堅持每周去兵團第十三師紅星醫院和吐哈石油醫院坐診。
在臨床實踐中,他常常手到病除,深受患者信賴。巴里坤縣薩爾喬克鄉蘇吉西村的哈薩克族貧困牧民阿合買提·吾馬爾5年前因一場車禍傷了一條腿,受傷的腿不僅肌肉萎縮,還令他疼痛難忍、行動不便。經趙明宇下鄉義診的運用正骨術治療后,他傷腿的疼痛感很快減輕,后續治療了兩次后,近距離行走已不用拐杖了。伊州區五堡鎮維吾爾族婦女阿里亞·吾尤甫覺得自己特別幸運。她在農田干活時忽感腰骶部劇烈疼痛,家人把她送到趙明宇的診室門口時,她已疼得涕淚橫流。
趙明宇輕聲寬慰她,很快將她的病情診斷為梨狀肌綜合征,并用正骨術為其治療。短短幾分鐘后,她的腰骶部疼痛就減輕了。
“趙院長醫德高尚,他對待病人的態度值得每一名醫護人員學習。”
“趙院長的正骨術真的神了,很多農牧民常年受病痛折磨,經過他的治療后,都有快速、明顯的好轉。”
“要不是趙院長,我的腿可能要廢了,這是河南來的‘神醫’”……
短短半年,他的醫德醫術就獲得了哈密市各族患者及醫院領導、同事的一致稱贊。每次義診結束,大家就開始盼著趙大夫下次什么時候來。在大家心里,趙明宇就是他們信賴的朋友、親人。
趙明宇(左三)和病人在一起 央廣網記者汪寧攝
把心留下,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隨著工作的深入,趙明宇意識到醫療援疆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進的問題,譬如人才問題。如何留住人才,借衛生援疆工作,造就新疆本地的高素質醫療人才隊伍,將輸血與造血并重,是一個艱巨而重要的命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把心留下來,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為此,趙明宇圍繞骨科建設,將河南省骨科醫院和科室的先進管理經驗帶到該院,建立“師帶徒”人才培養模式,把醫院理療科醫生亞合甫·依沙克和艾克拜爾·艾米收為徒弟,并手把手親自帶教,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藝傳授給醫院的年輕骨干。
在趙明宇的帶動和幫助下,哈密市維吾爾醫醫院的診療技術和人才隊伍培養都得到明顯提升。“趙院長手把手教科室主任,科室主任再教其他醫生,經過一傳加二傳,我們的整體診療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來此就醫的患者也就越來越多,以前是床位住不滿,現在是住不下。”哈密市維吾爾醫醫院副院長阿地里·賽買提對記者說。
結下親戚,我們是一家人
為了更好地和親戚交流,趙明宇主動向維吾爾族同胞學習維吾爾語。為了快速記住維吾爾語發音,趙明宇用漢語拼音和英語音標標識了一些日常會話用語,貼在自己辦公桌上,方便記憶和運用。現在,他已經能使用一些簡單的維吾爾語同維吾爾族親戚進行日常問候和交談。
為積極主動融入到結對親戚家,趙明宇特意帶著大米、清油、磚茶、糖果等節日禮品,和親戚一起慶祝古爾邦節,親戚豎起大拇指說:“這個小伙子,好!”
一次援疆路,一生援疆情。趙明宇說,他想真心實意為親戚做事。為此,他為親戚的女兒解決了工作就業問題;聽說家里親戚皮膚病比較嚴重,特意請來市里醫生為其診治,效果非常顯著;幫助親戚聯系社保局辦理醫保報銷;為親戚的髖關節疾病制定治療方案,并用從河南帶來的膏藥緩解癥狀;親戚家兒子在修牛棚時,不小心摔下來,他主動聯系醫院,聯系醫生,為其診治;親戚激動的說“感謝黨,感謝習近平總書記,感謝河南來的援疆干部對我的幫助。”
援疆路上有苦更有樂。趙明宇感慨的說:“有幸參與援疆這一國家重大戰略,有了了解新疆、認識新疆的寶貴機會,有了踐行治疆方略的難得機遇,豐富了人生,這為我的人生增添了一筆絢麗的經歷!”趙明宇表示,任何時候只要需要,自己必將義無反顧聽從召喚,時刻準備著服務新疆醫療事業、服務新疆各族群眾,時刻準備著為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