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了《關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對明年高考考試內容作出了詳細說明。9門考試科目中,除了英語考試內容不變外,其他8門學科的考試內容都有所調整。
有老師分析,從考綱變化來看,理科生負擔有所加重,文科生的負擔則有所減輕。其中,理綜科目考試內容增加較多,理科生既要面對內容和難度的變化,又要在高三學習新課。至于文科,部分學科的選考題范圍普遍縮小,有的學科將選考內容直接刪減。此次修訂明確提出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這就要求考生注重相關知識的積累。數學、物理、地理等學科要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
語文:閱讀量或增加 加強古代文化常識內容考查
對于考生來說,最重要也是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考試內容的調整,語文學科的調整較多,首先是在古詩詞閱讀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試內容。武漢市第六中學語文教師周興華認為,“古代文化常識”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增加這一內容,能引導學生們更加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學習,鼓勵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增強民族認同感。“古代文化常識”所涉及的范圍廣,這意味著同學們要有文化意識,要從內心喜歡和重視,早積累、常識記。
此外,以往高考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兩大模塊為“二選一”作答,修訂后的考綱將這兩個模塊均列為必考內容。“這也意味著考試的閱讀量或許加大”,周興華說,這一改變有兩種可能性,如果不增加閱讀量,那么在試卷中只會出現一篇大閱讀,這篇大閱讀要么是文學類的,要么是實用類的,考生在復習備考時必須都準備,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閱讀能力,避免褊狹。如果在試卷中兩種文體的閱讀題同時出現,那就大大地增加了閱讀量,這不僅考查學生多方面的閱讀能力,還考查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和快速處理信息的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相當重要,避免了考生為了備考,只讀一種類型的文章,引導學生豐富閱讀種類,拓寬學生視野。
數學:關注數學文化 刪除部分幾何證明內容
數學方面,“幾何證明選講”模塊被刪除。武漢市第十二中學數學教研組長陳賢才解釋,平面幾何知識在初中階段系統講解過,也是中考考試內容。高中階段增加的內容并不多,再考意義不大,刪去后也能減輕學生的負擔。
新修訂的考試大綱中還加大了對數學文化的考查。“其實湖北考生對這一內容并不陌生,往年也考到過《九章算術》的內容”,陳賢才說,考查數學文化將通過對數學史的挖掘,讓學生知道數學的發生、發展過程,而不是單純記背理論。“學生們也能從中學習到數學家們的嚴謹作風、研究精神。”
綜合:難度或將加大 考試范圍更清晰明確
理科類科目中,物理考試將選修3-5的內容列為必考,刪去了選修2-2的內容,其余2個選考模塊的內容和范圍都不變,學生從中任選1個模塊作答。武漢市漢鐵高級中學高三物理備課組長余志順分析,模塊3-5 列為必考內容后,考題的類型可能增加,難度可能增大,特別是“動量”這部分內容可單獨命題,也可與運動學、動力學、功和能這部分內容放在一起,同時可在電磁感應的“雙桿模型”中出現。“這些改變也完善了物理的學科體系”。大部分學校在第一輪復習時,沒有將這一內容列入計劃,這意味著加大了高三年級備考的難度。化學、生物科目調整較小。
文科類科目中,歷史科目刪除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探索歷史的奧秘”和“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內容。武漢市第十九中學歷史老師陳進紅表示,這些內容大部分也是屬于選修內容,變動并不大,刪除后考試范圍更明確清晰。地理科目也減少了“自然災害與防治”的模塊。政治科目增加了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考核,強調了德育導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的發揮。(記者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