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是我省經濟的重要支撐。
去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特大洪澇災害的雙重考驗,我省聚力實體經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批“排頭兵”縣市區表現不俗,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
據省經信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GDP體量超500億元的縣市區已達10個,比上一年增加1個。其中,繼大冶、宜都之后,棗陽逆勢躋身“全國百強縣”。
24縣GDP過300億元
占全省經濟比重升至60.5%
去年,第50萬輛全新英朗在“楚天首縣”江夏順利下線,一舉創下中國汽車行業汽車工廠量產最快速度!敖衲杲洕鏊俨坏陀12%!蔽錆h市江夏區委書記王清華表示,繼續緊抓發展第一要務,全力以赴為我省趕超發展作出新貢獻。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至2月,江夏國稅收入14.53億元,同比增長43%,延續良好增長態勢。
奮發努力的,不僅僅是江夏。
去年,我省縣域生產總值達19540億元,同比增長8.4%,占全省比重升至60.5%。與此同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34.6億元,同比增長5.5%,占全省39.8%。
面對諸多考驗,我省一批“排頭兵”縣市區實力逆勢增強。
去年,全省24個縣市區GDP超過300億元,比上年增加4個。其中,江夏、仙桃、潛江、黃陂、新洲、襄州、大冶、宜都、棗陽、夷陵10個市區GDP跨入5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加1個!耙慌卮箜椖吭鷮嵧七M。”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縣域經濟的較快發展,對全省扶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支撐帶動作用進一步突出。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縣域上市公司數量達15家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去年,全國工商聯發布“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湖北共18家企業上榜,其中有11家上榜企業來自縣域!爸еa業不斷壯大。”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99個,年銷售規模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群55個,一批有規模、有品牌、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扎根縣域。
聚力供給側改革,我省縣域經濟步穩蹄疾。
目前,我省縣域企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87個,占全省總數一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互聯網+”項目有效提升了縣域產業競爭力。
以農村電子商務為例,通過深化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依托“湖北鄉村淘寶”項目,全省全年開設村淘點近1000個,發展活力明顯增強!昂笨h域企業對資本市場熱情很高。”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無論內在需求還是外部趨勢,縣域經濟已經到了借力資本市場的新階段,可以通過產業投資“借梯登高”。
去年,我省縣域經濟體引進省外資金5462.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6.98億美元。一批縣域企業到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縣域上市企業達15家,占全省上市企業總數的15.6%。
武漢大學中國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葉永剛認為,當前,我省縣域經濟與資本市場正在開啟一個良好的互動模式。
競爭態勢加劇
發展不夠仍是最大實際
成績可圈可點,但與全國“百強縣”大省相比,我省縣域經濟差距明顯。
在“2016年縣域經濟100強”榜單中,浙江、山東、江蘇分別有26席、22席、17席,三省強勢占據全國“百強縣”的65%。“發展不夠仍是我省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實際!笔〗浶盼嚓P負責人坦言,我省縣域經濟總量偏小、產業層次不高、市場主體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
從區域分布看,省內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武漢、襄陽、宜昌“一主兩副”的縣域經濟發展較快,“多極”縣域發展相對滯后乏力。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區域競爭日趨激烈,也給縣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挑戰。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縣域企業要警惕“2000萬陷阱”現象。也就是,當企業利潤做到2000萬元左右,往往是發展比較危險的時候,要加快創新,培育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立足各自獨特的資源優勢,我省已有一批縣市區探索出一條“特色開發、綠色繁榮、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新路,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特色產業縣、生態新城和美麗鄉村。(湖北日報 記者劉曉杰 通訊員劉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