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條路路口潮汐式進出 二十萬游客歡歡喜喜逛廟會

“警官,請問出口在哪邊?”2月2日上午9時52分,武漢市漢陽廟會翠微路口,武漢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五大隊警長朱銳、魯輝正在巡邏,一名游客攔住了他們。

這位游客說,他姓方,家住漢口,因為漢陽廟會是武漢最大的廟會,所以每年他都會過來玩。今年為了避開游客高峰,早上7點鐘他就帶著妻子過來了,誰知這里已是人山人海。就在他排隊等候進入的時候,檢票口打開了幾個快速通道,迅速將游客分流,因此游客雖多但并沒有出現擁堵的現象。他和家人在廟會上搖了祈福鈴,吃了小時候愛吃的蒸糕,還買了幾個小紀念品,心滿意足地準備回家時才發現,因為玩得太投入,迷了路。

“你跟著身后的人流走,就可以出去。”將方先生引到出口告別,魯輝告訴隨行采訪的長江日報記者,按照武漢當地的傳統民俗,漢陽廟會從正月初一一直開到正月十五鬧完花燈才結束。一般,正月初五這天人最多,去年超過了22萬人次。

上午10時25分,魯輝查了一下當天最新統計數據,已有6.8萬人次進入廟會現場。

■ “兒時的麥芽糖”還是那個味

在出口路邊,記者看到,在一個賣麥芽糖的攤位前,除了幾個貪嘴的小孩,還站著好幾個中年人。“麥芽糖,10元一包,不粘牙!”見生意來了,身穿花格圍裙的麥芽糖攤主熱情地上前打著招呼。攤主說,她姓陳,麥芽糖是她的家傳手藝。“你別看它樣子沒有商店里的糖果好看,卻是用純麥芽煉制的,可好吃了,上午三四個小時已賣了40多包。”

記者跟著買了一包,拈出一塊放到口中,糯滑、微甜、有麥芽香,是那個味。

據攤主陳姐說,今年漢陽廟會人特別多,擺攤一位難求。半夜3點鐘她就過來占位子了,有人甚至在頭天晚上就來了。

在武漢,漢陽廟會上的素包子大名鼎鼎。記者在現場看到,寫著“五福臨門包”的包子攤前,顧客圍了一層又一層。一位女顧客好不容易排到跟前,買了兩大袋包子,興奮地交到一旁等候的家人手中。

這位顧客說,她姓徐,家住江漢區,每年都會和家人一起逛漢陽廟會,尤其是正月初五和正月十五。

“在中國民俗中,正月初五又稱為‘圓年’,意味著圓滿結束的意思。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到初五開市,所以這一天又有迎財的意思,逛廟會祈福圖個吉利。至于正月十五元宵節來廟會,可以看花燈和舞龍。去年的元宵節,廟會上開展了許多民俗項目、活動供游客賞玩,如國家級非遺項目高龍表演,投壺、射箭、猜謎語等傳統游戲,刺繡、木雕等傳統手工藝。我女兒特別喜歡刺繡,那天我們全家玩得不亦樂乎。”談起漢陽廟會,徐女士如數家珍。

■ 太火爆,“壓軸民俗大戲”在后頭

去年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申報官網顯示,武漢漢陽歸元廟會與全國近30個非遺項目共同展示“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

氣象臺預報,2月2日武漢有小雨。然而,雨水擋不住游客們逛廟會的熱情。

當天上午7時許,廟會指揮部智慧監控平臺紅色預警,人流高峰較往年提前了3個小時。指揮部立即通知相關人員開通快速通道、迅速疏導人群。

而在此前,武漢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已未雨綢繆,提前半個月進行了現場勘查和模擬演練,制定了科學的交通、安保方案。翠微路、西橋路、歸元寺路三個出入路口,人流采取潮汐式進出。游客根據游玩流線,單邊循環,不走回頭路,避免了擁堵。

2月2日,從凌晨4時開始,武漢市公安局從局機關及漢陽、江漢、洪山等分局調集了980名民警,分赴人流密集點位,疏導交通、維持治安。

當天上午,記者隨民警巡邏看到,廟會現場人頭攢動,但秩序井然。

截至下午5時48分,漢陽廟會當天人流量達23.1萬人次。(長江日報記者陳勇 通訊員王威 陳龍 胡子昂)

編輯:趙玲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