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安仁縣山塘村深入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堅持“群眾干部一條心,一地一景變黃金”的發展理念,突出產業賦能,深挖區位優勢,錨定公園、田園、果園、農莊、景觀立體發展格局,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繪就出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山塘村面貌(譚利炳 供圖)

“劉志斌4口人共計3200元,李敏3口人共計2400元。”一大早,在安仁縣永樂江鎮山塘村,村干部與村民們正召開集體經濟合作社分紅大會。黨支部書記匯報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現狀和2024年收益情況,并宣讀了分紅名單,全村317戶1058人享受分紅,人均分紅800元,共計84.6萬元。“這幾年我們拿到了實實在在的分紅,大家的心里不僅踏實了,對未來也更有盼頭了。”山塘村村民李敏高興地說。

在這看得見、摸得著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背后,是山塘村勇于破局,積極探索四類鄉村建設之路的真實寫照。30年以前,山塘村基礎設施薄弱、環境臟亂差,村集體收入微薄,是名副其實的貧困村。如今的山塘村,組組通了綠樹環抱的水泥路、柏油路。農民房前屋后都因地制宜建起了娛樂小廣場、種有小果園、鋪設小游道象公園。

為改變村莊面貌,村里聘請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高起點編制了村莊布局規劃,將全村合理劃分為生活居住區、產業發展區、生態林區、白鷺保護區和基本農田等五大功能區,按照四類鄉村建設要求,抓好水、電、路、信及景觀設施建設規劃。

藍圖繪就好了,山塘村便把改善環境作為發展的“一號工程”來抓,將總長達10余公里的通村公路提質拓寬至9米,各組道路白加黑提質3000余米,全村通組通戶公路硬化率達到100%,主干道及入戶路均安裝了太陽能路燈,使山塘村成了不夜村。山塘村村民寧媛媛說:“以前村里無水、無路,去哪都不方便,現在我們家家戶戶門口全都是柏油路,環境美心情也美,每天晚上大家都和城里人一樣跳廣場舞,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山塘村面貌(譚利炳 供圖)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棲。人居環境提升了,1000畝四季果業、400畝神農苗木、200畝宏遠牛場、豬場、800畝香草坪藥業、龍塘湖駕校、200畝研學基地、200畝江西小米辣椒等10余家“金鳳凰”紛紛來棲。目前,村里共有15家企業落戶,涉及鄉村旅游、生產加工、種植等產業,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136萬余元。

在山塘村觀鷺臺,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盡收眼底。將產業發展與景觀景點建設融為一體,打造園中有景、四季有景的田園美景。村莊得到進一步美化,山塘村也成為了周邊市縣游客假日休閑、踏青秋游的首選之地。

在規劃山塘村生態旅游的過程中,村委會堅持資源挖掘,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著力點,先后投入了800萬元建設金瑞塑業廠,投資300萬元建設10棟集住宿、娛樂、休閑一體化的十里山塘意境民宿,籌資3000萬元建設安仁縣山塘竹制品廠,并改造了200余棟具有湘南風格的民居,建成旅游公路、游步道、吊腳樓、觀光餐廳、景觀長廊、觀鷺園、燈光籃球場等一大批公共休閑設施。鄉村環境好了,不少網紅到村里打卡、開直播,每年能吸引20余萬人次到村里觀光旅游。

如今的山塘村,山青水碧,白鷺翔集,終年花開,四季果香,先后獲得“中國美麗休閑村”“全國文明村”“全國旅游重點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省級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村”等50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縣級榮譽,形成了村富帶民富的良好局面。

安仁縣永樂江鎮黨委書記郭德明談起山塘村未來規劃時說:“今年我們鎮黨委、政府將以此次市委鄉村現場會為契機,持續深入推進山塘村四類鄉村建設,加大拆違拆遷力度,不斷地提升人居環境水平。其次也將加大項目的投入,一是將投入500萬余元建設村內學生研學基地,二是將投入1500萬余元,建村內最大的游泳館,實現村集體增收和村“共富”目標。”(譚利炳 何麗 李晶)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