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25日消息(記者陳璽宇)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董秘”一詞前幾天突然在金融圈火了起來。
火起來的原因在于,最近有一百多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宣布更換董事會秘書。
為什么這么多公司齊刷刷換董秘?
原來,這與剛剛公布的“2017年掛牌公司創新層初步篩選名單”密切相關。根據去年全國股轉系統發布的管理辦法,進入創新層的掛牌公司應當按照第7條的規定,設立董事會秘書并作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同時董事會秘書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取得資格證書。
然而,之前很多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司都沒有專職的董秘;即便有,也是“無證上崗”。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董秘告訴天下公司,很多新三板公司的董秘都是一些管理人員在兼職,“比如財務總監、人力總監,也有一些非專業人員擔任董秘。”
事實上,今年全國股轉公司提供了三次董秘資格考試的機會:今年的4月15號、4月29號和5月13號。
然而,許多新三板董秘卻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抓住這三次機會。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業內人士的說法,首次新三板董秘考試的廣度和深度,都超過了深交所和上交所,部分董秘有輕敵心態,可謂猝不及防;考試時間又剛好趕在年報披露工作最為繁重的四月份,所以,第一次第二次董秘考試往往由證券事務代表代勞,結果導致董秘本人失去‘補考’機會。而第三次董秘考試的通過率只有60%,所以部分準創新層企業因此未能入選也是情理之中。
換句話說,沒能通過董秘考試的,所在公司要么與創新層失之交臂;要么,就像開頭我們說的那樣,趕緊換董秘。
所謂“創新層”,是指根據新三板分層制度的有關規定,所有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司,劃分為創新層和基礎層兩個層級,符合不同標準的掛牌公司分別納入創新層或基礎層管理。
簡單說,創新層對于公司規模、利潤水平等指標要求更高,是新三板里的“高富帥”;更重要的是,躋身創新層的掛牌公司,轉入主板的距離更近、機會更多,也就是更有可能實現主板上市、成為“人生贏家”。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說,已經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在創新層的,距離主板上市不再遙不可及;而在基礎層的,自然想一躍而入創新層。
對于要沖擊創新層,但董秘沒能通過資格考試的掛牌公司來說,唯一的機會是臨陣換人。自新三板董秘第三次資格考試結束后,多家新三板公司通過熟人、獵頭,甚至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急聘持證董秘”的消息。
對于新三板董秘的人力涌動,深圳萬普華瑞人力資源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楊建偉概括有“一個基本情況、三個原因”。
一個基本情況是,新三板董秘整體上專業素質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許多人沒有董秘崗位所需要的專業背景。
三個原因分別是,第一,外部監管要求加強,要求持證上崗,所以不合適人員需要更替,外部招聘是一個渠道;
第二,如果企業有IPO的計劃,也會基于IPO的需要主動招聘合格專業人士;
第三,目前IPO形勢大好,大量A股董秘對擬上市公司(包括新三板)很感興趣,去這類公司任職的案例近期增加很多。
而在社交媒體上,一家擬IPO的新三板企業的高管甚至在朋友圈中打出“薪酬豐厚,急聘持證董秘”的廣告。原因是他們的董秘也沒能通過最后一次董秘資格考試。
可以說,此次新規的執行,給新三板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波動。趙錫軍認為,對于一家掛牌或上市的企業來說,董秘是非常關鍵的高管職位;對創新層董秘職業資格作出嚴格要求,乃是監管職能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