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滾動 > 正文
個稅起征點提高到1萬元? 逾6成網友表示支持
2012-12-12 17:51 來源:新華網我要評論個稅起征點是否需要調整近日再次引發爭議,有人提出,應將起征點提高到1萬元。媒體調查顯示,超過60%的網友對此建議表示“支持,對中低收入者征稅越少越好”。
收入分配改革箭在弦上,個稅起征點是否應該調高?如果要調高,起征點定為多少更合適?提高起征點能在多大程度上縮小收入差距?相關人士對此意見并不一致。
起征點該不該提高?
【焦點】去年9月份個稅起征點調高至3500元,約有6000萬人免于繳個稅。在物價和居民收入“雙升”背景之下,起征點該不該再度提高?
【觀點一】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提高個稅起征點是趨勢,但不能一概而論。家庭和地區間的收入和支出差距很大,3500元對于西部和農村地區可能是比較高的,但是對于北上廣來說就算是低了。另外,個稅起征點應當逐步上調,一步到位的話,無法給未來收入倍增預留空間。
【觀點二】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原主任王健:應大幅提高。比如新個稅征收辦法執行以來,工薪階層納稅面由28%降低到7.7%,改革實施前4個月就減輕居民負擔五百多億元,幾乎相當于給6000萬不再納稅的人每人多發近1000元。再上調,將進一步降低納稅面,為“窮人”減負。
【觀點三】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目前不該。大多數工薪階層收入在2000元左右,連3500元的起征點都不到,再往上提對中低收入者毫無意義;并且,按照現行稅制,提高起征點反而會使月入幾萬元的高管和“打工皇帝”繳稅更少。這不是與稅收調控目的背道而馳嗎?
【觀點四】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從稅收的角度講,當然不應該再上調。去年個稅調整起征點后,繳稅的人從7000萬減少到1000多萬,若起征點再大幅提高,繳稅就幾乎等于“取消”。稅都收不上來,怎么保證財政的轉移支付和社會保障功能?
【點評】個稅起征點是否該上調不僅是個嚴謹的經濟問題,也是需要認真對待的社會問題。在我國的收入格局中常常以政府和企業為重,近年來個人在整個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比重不升反降,如何通過調節個人稅負達到“民富”與“國富”并重,考驗政府智慧。
編輯:向昌明
猜你喜歡
央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