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央廣網

      業內人士揭保健品營銷黑幕:瞄準留守老人

      2019-01-09 09:49:00來源:法制日報

        ● 保健品行業可謂暴利,成本價僅兩三百元的產品,賣給老人的價格翻了好幾倍

        ● 隨著城市打擊力度的加大,保健食品欺詐亂象開始向農村轉移

        ● 在與執法部門玩了多年“貓鼠游戲”后,一些保健品公司開始研究各種辦法規避打擊

        權健神話的破滅,引發保健品行業亂象問題再次升溫。

        已經出現30多年的保健食品,“毀譽參半”這個形容詞一直如影隨形。一方面,保健食品行業是食品行業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已列入“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另一方面,涉及保健品的負面輿情事件越來越多,老人用多年積蓄購買保健品被騙的案例比比皆是。

        2009年,食品安全法頒布,引領食品行業建立起完整科學的法律法規體系。然而,與之配套的“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雖數易其稿,但遲遲沒有出臺。直到2015年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實施,“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依然待字閨中。

        有專家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多年來,保健食品行業一直處于無軌運行的狀態。保健品監管雖然在食品安全法中有所涉及,但實施中卻因各監管部門之間沒有形成一體機制,導致執法效率低下。“相對高速發展的食品工業而言,以食品安全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體系還有待完善,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針對保健食品的監管法規,行業人士期盼‘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盡快出臺”。

        以各種方式獲取老年人信息

        摸清老人心理騙局環環相扣

        陜西的陳大爺患心血管病已有多年。女兒要帶他去醫院體檢,他死活不肯去,堅持說:“人家說我有腦梗,要吃專門秘制的‘瑪卡’才有效,不然的話,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最近,陳大爺又去參加了一個講座,買回來一些“皇家御用補品”。陳大爺對這些保健品深信不疑,“吃了能夠補氣,人沒氣了,就會死的”。

        有時陳大爺吃了保健品感覺不適,推銷人員馬上告訴他,“吃了不舒服的,正好說明產品有效果,這是和體內疾病作斗爭的正常反應”。

        聽了陳大爺的事,肖霞(化名)抿著嘴笑了,“套路,都是套路”。

        肖霞曾是保健品銷售公司從業者,“我現在已回頭是岸了”。

        “剛開始賣保健品的時候,不知從哪里入手。后來經過公司的專業化培訓,才知道有一個固定流程,各個層級的人員分工清晰,形成了一條成熟的營銷鏈條。”肖霞說。

        肖霞所說的營銷鏈條,包含信息獲取、客戶分析、上門約訪、專家講課、開單收款與反退貨等步驟,各步驟環環相扣,終極目的就是讓老人掏錢。

        “獲取老人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也容易。如派送雞蛋讓老人填表、免費測血壓搜集信息、贈送牙刷要登記資料等。拿到老人資料后,講師、業務員會坐在一起進行客戶分析,然后圈出優質客戶。”肖霞說。

        據肖霞介紹,優質客戶就是可能購買保健品的老人。接下來,就是上門約訪。每名業務員的書包里都有血壓測量器、血糖儀,以摸清老人病情。除此之外,還要摸清老人家庭情況、經濟狀況。“經過多次聊天,跟老人熟絡了,就可以邀請老人參加健康講座”。

        自稱已經“金盆洗手”的陳緯民(化名),曾經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會議營銷講師。他對老人進行洗腦時的身份,是“健康專家”。

        陳緯民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很多會議營銷,都是用免費贈送小禮品的手段吸引老人參加的。“對于有些老人來說,免費禮品不拿白不拿。只要一個小區的老人知道了,大家都會相互轉告,一起來聽課拿禮品”。

        “老人來了,一開始不要講產品,而是傳授一些保健秘笈,給老人講養生常識。在講座中,還要時不時引入一些生物科技、量子科學、激光治療等時髦概念。”陳緯民說。

        講課第一天,陳緯民會向老人推薦一種小型按摩器。“這款德國產的按摩器,能起到磁療和理療、治療慢性病的作用。但這么好的東西不賣,只用于獎勵那些積極參加互動的老人”。

        于是,很多老人為了獎勵,不論是回答問題還是上臺互動都非常積極。用不上兩三天時間,老人的胃口就被吊起來了。

        在會場,陳緯民聲稱有一款價格過百萬元的“量子弱磁場分析儀”,可以為老人進行免費體檢,“體檢醫生也很資深”。

        “體檢結果出來后,業務員一臉焦急地告訴老人,病情現在已很嚴重,為賣保健品做好鋪墊。”陳緯民說,對于保健品的銷售,一般是采取限時搶購的形式,聲稱只賣兩三天就不再銷售了,讓那些還在猶豫的老人趕緊掏腰包,以免因停售而后悔。

        “這個行業的利潤可謂暴利,絕對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成本價也就兩三百元的產品,經過一包裝,賣給老人的價格翻了好幾倍。”陳緯民說。

        保健食品欺詐向農村蔓延

        不法分子多瞄準留守老人

        知情人告訴記者,隨著城市打擊力度的加大,保健食品欺詐亂象開始向農村轉移。

        家住安徽省合肥市郊區的吳奶奶今年70多歲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很孝順,每月能給她提供3000元以上的生活費。

        吳奶奶的身體狀況在同齡人中還算不錯,生活能夠自理。可一年前,村里來了一批賣保健品的人。吳奶奶跟著別人去聽了一次講座后,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經常早上5點就出門,哪里有講座就跑到哪里。跟被洗腦似的,認為保健品能治百病。每次聽完講座,就帶回一堆保健品。”吳奶奶的兒媳告訴記者。

        對于兒媳說的走火入魔,吳奶奶壓根兒就不承認:“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就是想多活幾年,不想早早離開。這么多老人都在買,我把身體調養好了,也是不想給兒女添麻煩。”

        記者采訪得知,目前青壯年都進城打工了,村子里多是些留守老人和婦女,這就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機會,他們抓住老人婦女的心理弱點,制造一些騙局坑蒙拐騙,令人防不勝防。

        在合肥打工的朱毅告訴記者,從今年夏天開始,在他農村老家附近的廣場上,經常有人開車過來,推銷一款說是可以治好高血壓的保健品。

        最近回老家一次,朱毅的母親給他講了“撿便宜”的經歷,讓他哭笑不得。

        朱毅的母親閑著沒事,經常去廣場“看熱鬧”。賣保健品的人聲稱保健品效果很牛,保證藥到病除。由于每盒藥要100元,不少老人都不舍得買。于是,賣保健品的人承諾,誰先買誰優惠,第二天藥錢全部返還,前三名倒給100元。也就是說,這些藥是白給的,還有可能賺到錢。于是,一些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就買下來了。

        第二天,村民真的收到了賣保健品的人原封不動的退款。于是,包括朱毅母親在內的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買了保健品。

        可是等到第三天,賣保健品的人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朱毅所在村的婦女主任呂女士對《法制日報》記者說,以前在新聞中經常看到,城里的老年人因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沒想到現在這些騙子轉戰農村,騙起農村的留守老人。“而農村這些老人多數是留守老人,子女不在身邊,老人又缺乏辨識能力,希望相關部門多做防騙宣傳,提高老人防騙意識”。

        現場取證困難監管不易

        建新格局避免分散而治

        有心理專家認為,老人之所以對保健品“著魔”,是因為老年人大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疾病,他們非常渴望自己的身體能夠健康。而這些所謂的保健品講座,常常夸大其詞,宣傳自己的產品能夠治好各種疾病。

        南昌的方大爺買了一盒“瑪卡”,花了3800元,推銷人員聲稱能治腦梗、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方大爺信以為真,可服用一段時間后,發現毫無效果。 

        在確認為“三無”產品后,方大爺先后向當地派出所、工商局、食藥監局求助,但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記者采訪發現,在對保健品虛假宣傳的查處上,除了方大爺這樣的消費者遭遇投訴無門外,監管部門也有一肚子苦水。 

        廣西桂林一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在審批機制日益放開的大背景下,生產保健食品的審批機制十分簡單,企業很容易就可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產品注冊號或備案號。相反,虛假宣傳的取證,一直是擺在監管部門面前的難題。“今年,我們投入了更多力量整治保健品市場,但破案率卻直線下降。而且很多時候查出來的產品,有批號和藍帽子,是貨真價實的保健食品”。 

        事實上,在與執法部門玩了多年的“貓鼠游戲”后,一些保健品公司也在研究如何規避打擊。

        “健康講座一般選擇早上5點到6點之間,這個時間段執法部門基本上都沒有上班,不會有執法人員來干擾會場。”成都市市場監管部門一名工作人員說,他們想進入會場暗訪,但會場門口的保安發現是年輕人就堅決不讓進,執法人員要想獲得一手證據相當困難。

        河南某食藥監局保化科的曾科長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以前,保健品公司大多在會場宣講產品功效,然后開始營銷,執法人員很容易抓到證據。但如今這些公司都改成了會議營銷,讓老人去指定地點購買。“這種把營銷推廣與實際銷售分開的模式,給執法監管帶來了很大難度”。 

        曾科長還說,一款普通的壓片糖果,包裝盒上印著是保健食品,但銷售員卻對老人說,這是能治百病的“神藥”。可我們一檢查,銷售員馬上改口說是保健食品,沒說能夠治病。更多的時候,老人不配合我們,反而配合銷售員。“以前保健品推銷,還制作印刷品和資料,現在都是面對面宣講,我們很難查處”。

        有專家認為,保健品監管的難點,還在于缺乏有效的執法手段。對于監管部門而言,因單個部門職能所限,一般是采取多部門聯合執法,然而要形成大規模聯動機制并不容易。“2018年3月,國家組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過去分散式的各部門監管變為統一的集中監管。在新的監管格局下,可以在組織市場監管、推進綜合執法方面形成良好的制度模式,真正避免以前分散而治、職能交叉等問題”。記者 王陽 制圖/李曉軍  

      編輯: 馬文靜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業內人士揭保健品營銷黑幕:瞄準留守老人

      “相對高速發展的食品工業而言,以食品安全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體系還有待完善,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針對保健食品的監管法規,行業人士期盼‘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盡快出臺”。

      關閉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韩国理论_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播放老_久久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色欲_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2.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3.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中文字幕免费的日本精品视频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 亚洲成a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