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財經評論 > 正文
海景房暴利掀填海建房熱 專家:有侵占公共利益之嫌
2011-06-27 14:48 來源:中國廣播網我要評論中廣網北京6月2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觀察》報道,填海成本每畝20萬元,之后上千萬元賣給開發商,開發商再以“海景房”為賣點,每平方米幾萬元賣給購房戶。在國家勒緊18億畝耕地紅線、加大樓市調控力度的情況下,當前部分沿海城市出現了一股“填海建房熱”。
據記者了解,海南島長達300多公里的東海岸已經基本被開發商圈占,幾十個“海景樓”盤正在火熱開發中。不少樓盤通過填海不斷擴建“海景房”,一期是“海景房”,三期還是“海景房”。
記者調查發現填海建造的商品房多標榜為“觀海豪宅”推銷,很多是地方“樓王”,成為帶動當地房價上漲過快的引導力量。
據了解,目前三亞灣海岸沿線的海景房“起步價”每平方米已超過三萬元,而著名的填海住宅島——鳳凰島,每平方米的價格近10萬元。開發商的策略是強調“海景房”的稀缺性和升值空間。
在廣東、山東等部分沿海城市填海建房現象同樣不少。借國家強調發展海洋經濟之名,一些城市明確提出“向海洋要土地”,興起新一輪圍填海熱潮。這些新增土地除發展臨海工業外,很大一部分被用于房地產開發。
據調查,廣東不少沿海城市正謀劃推進填海造城項目。其中,東莞擬在長安鎮珠江口海域投資86億元造地近2.9萬畝,汕頭市擬在港灣外圍海域造地65.1平方公里,用于開發建設寫字樓和高檔住宅等。
國家海洋局海域管理處處長李文君說,填海造地很多情況下是人類不得已的行為,但受暴利驅動,現在國內部分城市熱情頗為高漲,已偏離國家整體用海規劃,出現過度開發的“虛熱”苗頭。
編輯:侯莉
猜你喜歡
央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