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CDS正式落地 專家:不是“做空”房地產的工具
2016-09-26 15:36: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9月2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上周五,市場期待已久的中國版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也就是CDS終于推出。信用違約互換是國外債券市場常見的信用衍生工具之一。CDS因美國次貸危機而被中國民眾所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大空頭”的代名詞,此次中國版CDS出來會給市場帶來什么影響?國融證券投資顧問劉云龍帶來分析解讀。
經濟之聲: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上周五連發六份有關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的指引文件,標志著從年初就開始流傳的CDS重啟計劃成真。我們首先來通俗解釋一下什么是CDS,CDS類似于保險合約:假如A借錢給了B,每年得到一定的利息,到期B還本付息,但是借出去的錢總有一定風險,萬一B未能按時將錢還給A,則A會遭受損失。此時C出現了,提供一項服務,只要A支付給C一定部分的利息或保險費用,如果B未能按時償付A的本息,由C來對A進行償付。這個A和C達成一致協議所簽訂的合約就是CDS。此外,C還可能將CDS打包后再賣給其他人,這樣風險就會層層傳遞下去。CDS在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市場開始發展,次貸危機前處于過度投機階段,次貸危機后規模縮減,趨于平穩發展。首先請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您認為中國版CDS為什么要在當期這個矢點推出?
劉云龍:首先,近兩年銀行以及債券市場的信用違約事件時常發生,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而且多數信用違約事件還處在懸而未決的階段,這不僅會限制銀行業的發展,還會加大銀行基本面的風險,所以這一問題亟待解決。目前我們寄希望于通過CDS做風險的釋放。同時,我們國家的金融市場目前發展到一個非常大的體量,但是我們的風險推崇工具與風險管理工具還是相對比較單一,沒有一些像CDS這樣比較復雜的風險對沖和風險釋放工具。此外,銀行也需要把部分信貸風險轉移到一些風險偏好相對較高的機構中。
經濟之聲:CDS被認為是造成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重要推手,在房價上漲的當下,在23日中國版CDS落地后,不少解讀直接將之與當下火熱的房地產市場聯系起來,被認為是“做空”房地產的工具來了。您如何來看這種解讀?
劉云龍:我不認可這樣一種說法,因為CDS的本意是提升金融資產和風險資產的配置效率、提升金融市場的資產配置能力,它是一個中性的工具。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是由很多原因導致的,它與CDS當然有一定的關系,但是目前我們剛剛開始推出CDS,我們會選擇一些相對較小的標的,而且條件和門檻都相對較高,所以短期內不可能出現無序發展的現象。而有序發展對于銀行業的風險規避將起到正面的作用。
經濟之聲:分析認為CDS推出有助于一些市場上較難發行的企業的債券發行,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共有近400只債券取消或推遲發行,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倍多。今年上半年,煤炭行業信用債的發行規模占比由上年同期的10.1%降至4.1%,但在CDS的“保護”下,投資者會更愿意持有債券,即便出現違約也能對沖損失。投資者怎么來看CDS的這種功能?
劉云龍:在最初的階段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由于目前國內的市場足夠龐大,新生的CDS資產債券化和它的合約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和沖擊不會特別大,所以即便出現債務違約,它對市場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所以短期來看,它有助于一些市場上較難發行的企業的債券發行。同時,銀行在這方面也能夠通過CDS釋放它的風險,從而大大降低債券發行的難度和成本。
經濟之聲:從境外成熟金融市場的CDS交易用途來看,商業銀行是CDS最大的買方,有觀點認為,CDS的出現,確實有可能成為銀行股的利好。CDS有助于緩解銀行的“惜貸情緒”,盤活銀行資產。通過設計實用可行的信用衍生產品,商業銀行能把信用風險從市場風險中分離出來,并以合理的價格轉移出去,‘惜貸’問題將得到極大的緩解。CDS的推出會是銀行股釋放壓力的途徑嗎?
劉云龍:從短期和中期看來,其實CDS的推出都有利于銀行股的經營。首先,銀行的風險能夠得到充分的釋放,使得銀行未來在金融領域可能不會像現在承擔這么大的壓力,也不會像現在那么保守。另外,銀行的風險在得到控制之后,未來投資者對銀行的偏好以及銀行本身的風險偏好都會有所提升,所以銀行的業績是有提升預期的。
經濟之聲:2007 年爆發于美國并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機使CDS的負面影響顯得十分突出,總體而言,中國版的CDS推出之后,我們應該如何防范并規避這些負面影響呢?
劉云龍:其實我們目前更應該關注的是CDS的正向影響,因為它畢竟剛剛出來,而且相關的品種還是相對較少,品種也很優質。此外,我國金融市場的復雜度和廣度實際上還沒有達到美國的那種層級。所以短期來看,我們可能還無需防范風險,未來我們只要控制好它的總量以及相關參與方的杠桿使用情況,CDS不會出現系統性的問題。
編輯:昌朋淼
關鍵詞:中國;CDS;銀行;房地產
中國慈善文化論壇(2016)今天深圳召開。慈善界、文化界、宗教界等二十多位嘉賓,探討如何推動建立當代中國慈善文化理論體系,為中國慈善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思想根基和道路指引。
2016-09-24 19:09:00
中國科學院 與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今天在上海正式成立植物和微生物科學聯合研究中心,英國大學、科研與創新國務大臣喬·約翰遜出席揭牌儀式。
2016-09-24 16:31:00
雙方同意采取有力舉措,營造公平、透明和友好的營商環境,以擴大雙邊貿易。雙方還同意加強農業、能源、制造業、金融服務和基礎設施領域務實合作。兩國強調雙向投資對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重要性,致力于鼓勵創新和科技領域互利合作。
2016-09-24 15:28: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