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砥礪奮進,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奪取了新的成績。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車、中國工程、中國制造、中國創新……驚艷全球。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到系統能力的提升,創新畫卷壯闊鋪展。經濟之聲迎接十九大特別報道《五年成績單》,今天主題:綠色使命——中國新能源車領跑全球。
國產新能源汽車跑遍全球
在深圳市區的大街小巷,超過5500輛藍白相間的新能源出租車來回穿梭。而在全國,超過20個城市出租車將全都使用新能源汽車,全國新能源出租汽車達到1.8萬輛。空間大、零排放的優勢,讓越來越多的市民主動選擇乘坐新能源出租車。
有乘客說:“一般看到藍白相間的新能源出租車我還是喜歡打的,畢竟比較環保。”也有司機表示,新能源車坐著比較寬敞、比較舒服,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環保。
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走進普通市民家中,各地也出臺多項優惠政策,涉及購車補貼、車牌搖號等方面。新能源汽車成為不少購車者的新寵。
與此同時,國產新能源汽車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新加坡,比亞迪組建了一支由100輛純電動出租車組成的車隊。在英國,吉利電動出租車將從明年開始服務倫敦市民。在美國,中國品牌的純電動大巴、出租車遍布東西兩岸。甚至在地球另一端的烏拉圭,國產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贏得了當地人的點贊。
某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工作人員說,“在烏拉圭進行一年多的試運行以后,他們對于這個產品非常非常認可,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從整體產品的性能指標。除了在新能源出租車和新能源大巴方面,我們希望能夠開拓更廣闊的市場領域,做到全市場的覆蓋。”
中國領跑新能源汽車行業
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兩年居世界第一。我國累計推廣量超過10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的50%以上。比亞迪、吉利、北汽等企業去年進入全球新能源汽車乘用車銷量前10位。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新能源汽車將是未來全世界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中國將領跑世界。“早晚再過若干年,半壁江山是自主品牌。我覺得自主品牌談創新,有可能。合資企業的優勢恰恰不如自主品牌。”
新能源汽車是引領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突破口
不久前,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我國將力爭經過十年持續努力,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而新能源汽車成為引領整個產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規劃》更是明確,到2025年,我國汽車生產將達到3000萬輛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生產700萬輛。也就是說,接近四分之一的車都是新能源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這對新能源汽車廠商來說,意味著巨大的機遇。他說,“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從產品導入期進入成長期,我們認為,電動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除了公交領域,私家車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爆發點。”
為了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的領先優勢,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接下來,我國將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質量和配套。
苗圩指出:“動力電池等核心技術還沒有取得革命性突破,車輛能耗水平有待提高,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下一步,要實施動力電池升級工程,開發高性能動力電池,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整車集成控制和質量安全水平,打造新能源汽車精品。”
新能源汽車引領“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
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助力綠色出行,更是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中高端,也成為培育新動能的重要抓手、發展新經濟的重要內容。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歐陽明高認為,新能源汽車是引領“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重要支撐。
歐陽明高說:“我們最主要的可能是電子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另外是智能化新能源汽車,該技術也會幫助中國在下一步提高汽車工業的技術水平,甚至也會使整個中國制造業的技術水平上一個新臺階。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重要支撐和引領力量。”
中國綠色發展理念獲世界認可
業內人士認為,在新一輪能源革命中,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率先取得突破性發展,將會帶動經濟的轉型升級。
中國的綠色發展理念也贏得了世界的贊同。美國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金融部主任湯姆·薩澤羅表示,中國在全球新能源市場占據了領導地位。這種領導作用是全球新能源走向未來的“穩定器”,世界歡迎中國的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