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30日消息(記者王晶)今天,社科文獻出版社和國家發改委、民政部、全國老齡辦發布的《走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新時代》一書中披露一組最新數據稱,2015年末,全國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數占養老機構總數的比例上升至41.5%,預計到2020年,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占養老機構總數比例將超過50%。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老年人口已達2.4億,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也將近1.6億,2055年我國老齡化達到峰值,65歲以上老人達4億。
養老服務需求日益旺盛
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增至4.8億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的老年人口大國,在2020年前后,我國還將迎來老齡人口進一步快速增長階段。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李璐向央廣網記者分析稱,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上升期伴隨著我國家庭結構小型化、少子化的趨勢,全國億萬老年人及其家庭對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需求也在不斷上漲。
同時,60年代出生的人即將邁入60歲關口。“他們的養老觀念、消費觀念和消費能力將明顯區別于50年代的人,對各層次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需求將更加旺盛。”李璐說。
記者還從會上獲悉,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2040年,將突破4億,2050年將達到峰值的4.8億左右。屆時,全世界老齡人口約為20億,中國老齡人口將占其四分之一。
而隨著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的廣泛進入,養老服務的消費市場潛力也被不斷激發,養老產業產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養老最大需求量在于96%的社區居家老人。那么,社區養老到底需要為老人提供什么服務?此前有報告稱,目前來說,對于社區養老的需求底數沒有摸清,比如社區老年人低齡、高齡、超高齡各有多少;自理、半自理、不自理各有多少等等。“當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求相對失衡,進一步提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比重是解決養老問題的關鍵所在。”李璐認為。
資源向失能半失能人群傾斜
2020年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總數比例將不低于30%
根據預測,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超高齡老年人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失智老年人口,以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口規模將持續快速增加。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顧嚴談到,隨著養老需求的不斷加大,扮演著補充角色的機構養老,這些年也發展迅速,養老服務機構在數量上快速增加。
顧嚴還向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一是養老服務機構快速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4.0萬個,比上年增長20.7%,其中注冊登記的養老服務機構2.9萬個。二是養老床位數不斷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國各類養老床位合計730.2萬張,比上年增長8.6%;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1.6張,比上年增長4.3%。
除了數量的增加,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也有明顯改善。越來越多養老服務機構目前不僅提供生活照料、膳食供應等服務,還提供醫療保健、康復護理及文化娛樂活動等服務。根據中國老齡科學中心《中國養老機構發展研究報告》(2015年)的抽樣調查統計,87.6%的養老機構有室外活動場地,84.2%的養老機構有文化娛樂設施,61.5%的養老機構有體育健身設施。
不僅如此,該書表示,養老機構的結構更加合理。機構養老服務資源進一步向失能、部分失能老人傾斜,護理型服務資源進一步擴大,護理型床位占比明顯提高。預計到2020年,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總數比例將不低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