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檢驗檢疫局:復制上海自貿區經驗 凸顯對臺監管特色
2014-12-25 13:25: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廈門12月25日消息(記者 郭婕妤)12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新設立天津、廣東、福建自貿區,作為廈門自貿區的核心區——廈門象嶼保稅區引起更多的關注。廈門檢驗檢疫局象嶼辦事處根據保稅區和保稅物流園區的特點,復制上海自貿區經驗和做法,先行先試一系列制度,以創新檢驗檢疫監管制度促保稅區發展,凸顯對臺特色,成效顯著。
廈門檢驗檢疫局象嶼辦事處首先完善特殊監管區入境貨物“一線集中檢驗檢疫,二線分批核銷放行”的分線管理監管制度,發揮特殊監管區優勢,提高貨物便利化水平。據介紹,入境貨物入區保稅倉儲和出區分批配送,有效解決了入境法檢貨物嚴密監管與分批出區便利通關的問題,促進了保稅區國際分撥、零售分批核銷業務的開展。目前,已經形成了金酒全國分撥中心(占全國的90%)、DELL料件配送中心。
近期,象嶼辦事處了解到建發集團與西門子公司達成協議,代理西門子醫療設備,及時與建發公司進行溝通,確定一套符合其業務運作需求和進口醫療設備監管要求的監管模式,促成建發選擇保稅區開展進口西門子醫療設備保稅倉儲、分銷業務,首批50臺600萬美元B超進入保稅區,如運作得好,僅B超年進口貨值在7000萬美元左右,今后還將拓展到其他醫療設備和器械。
同時,創新并完善進口“金酒模式”監管制度,服務兩岸貿易發展。今年,廈門檢驗檢疫局根據金酒模式向總局提出臺灣輸大陸食品農產品快速驗放促進計劃并得到批準,這一做法符合中央對福建自貿區要求突出對臺特色和區位優勢的要求,促進金酒進口量6年增長9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廈門檢驗檢疫局象嶼辦事處創新全球監測維修產業監管制度,促進全球檢測維修業務發展。幾年前,廈門檢驗檢疫局就根據貝萊勝進口維修升級舊醫療電路板業務爭取質檢總局支持,開創了先行先試的先例。舊醫療電路是國家禁止進口貨物,廈門檢驗檢疫局基于該企業在保稅區及維修后產品全部出口的實際,采取這一做法,并對這些電路板全部實施免裝運前檢測措施。解決企業轉移墨西哥生產線后,之前生產產品進口到保稅區維修,該企業發展成為保稅區最大的納稅大戶,年超5000萬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初,廈門檢驗檢疫局全面對特殊監管區進口檢測維修舊機電實行“簡化備案、免裝運前檢驗”的便捷措施,受惠企業擴大到6家,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利好,大幅降低了企業的成本,促進檢測維修產業發展。如,大北歐進口耳麥維修,原來從備貨、裝運前檢驗、發貨需要2個月,現在為一周。許多原來無法開展的維修業務也因這一政策可以做了,業務量成倍增加,企業發展了。
廈門檢驗檢疫局象嶼辦事處還創新通關模式,全面推行檢驗檢疫通關無紙化改革。2014年9月8日起,廈門檢驗檢疫局在關檢共同管轄區域內全面實施出入境法定檢驗檢疫局貨物“通關單無紙化”,全面實施通關單無紙化,此舉將惠及所有進出口企業。實施通關單無紙化后,檢驗檢疫機構不再簽發紙質《出/入境貨物通關單》,海關憑檢驗檢疫機構提交的電子通關單數據放行。每批貨物的通關時間可縮短兩個小時,將為企業節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編輯:王家樂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參與討論
我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