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明:我國大宗商品進口未減少 已基本摸清25個主要礦種資源家底
2015-10-21 11:09: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10月21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賈立梁)今天上午,“2015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在天津開幕,本屆大會以“新常態、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來自國內外的上千名代表共商國際礦業需求不振、投資下降等復雜環境下的礦業發展大計。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出席會議并致辭時表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進出口總額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大宗商品進口的使用量并未減少。上半年,石油進口量同比增長了3.5%,鐵礦石的進口量基本持平。在長期向好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下,中國乃至全球礦業仍然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
姜大明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總體偏弱,未來走勢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市場波動加劇,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從中國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轉向中高速增長。為了應對復雜環境,保持經濟穩中求進、穩中向好,目前我國正在協調推進新興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積極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新舊動能的轉化帶動了對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關聯需求。此外,當今世界,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孕育,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迅猛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加快形成,對新能源、新材料的礦產需求不斷增長,這些戰略機遇都為礦業發展開辟了新空間。
姜大明指出,我國正在立足國內,持續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圍繞能源和緊缺礦種加強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目前已基本摸清了25個主要礦種的資源家底。煤炭、石油、天然氣、鐵、銅、鈾、鉛、鋅等礦產探明地質儲量保持高位增長,形成了一批重要礦產資源接續基地。國土部還在大力推動公益性地質工作成果資料面向社會開放,建立了多層級、分布式、集訓化的信息共享平臺和服務體系,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在本屆大會期間,中國地質調查局將首次公布100幅1:5萬的區域地質圖、11萬幅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成果資料服務目錄和近百幅海洋地質調查成果圖鑒,再次公開發布35萬個地質鉆孔資料。
姜大明在致辭中表示,國土部門正在推進礦業管理的改革創新,促進礦業投資便利化。2013年以來,國土資源部先后取消礦業權設置方案審批或備案核準、中外合作勘查開發礦產資源合作前置性審查等24項礦產資源管理行政審批事項。今年7月啟動了新疆油氣勘查開發改革試點,推出首批億個油氣資源地塊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得到市場的積極響應。為深化國際合作,我國歡迎外資企業到中國投資、勘查開發礦業資源,鼓勵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到境外合作開展礦業投資。國土部門將會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開展地學研究和地質調查,編制發布了《亞洲地下水序列圖》等合作研究成果,服務沿線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經濟走廊建設。
編輯:中國廣播云采編
關鍵詞:天津
當前,隨著我國罹患腫瘤人群數量的不斷增多,如何更加科學地應對治愈腫瘤成為醫學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通行的做法是采取放療、化療的方式,雖然這種治療方法成效顯著,
2015-10-20 16:06:00
距離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的發生已有兩個多月。記者從天津濱海新區政府及現場了解到,目前核心區整體清理工作已接近尾聲,爆炸中受損小區的處置簽約及修繕進程過半。
2015-10-20 06:47:00
記者從中鐵六局獲悉,10月18日上午9時,隨著熱滑試驗車從中鐵六局天津鐵建公司負責施工的津保鐵路平穩駛過,標志著工程繼10月16日成功進行“冷滑試驗”后
2015-10-19 13:34: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