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2月15日消息(記者李強)記者今天發布會獲悉,2017年3月25日-4月16日,首屆“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將在深圳音樂廳、深圳大劇院、保利劇院等多個主要劇院舉行。屆時,來自近30個國家和地區12個藝術團體的700多位中外藝術家,將為深圳市民帶來16場各具特色的精品演出。
“音樂季”由深圳市政府聯合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深圳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深圳市文體旅游局承辦,深圳國際演出展覽交流協會執行,并得到了德國、墨西哥、安哥拉、俄羅斯、西班牙、波蘭等六個國家駐廣州總領事館,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的支持。
深圳地處中國改革開放、科技發展的前沿,占據我國海陸路絲綢之路結合點的地緣優勢地位,深圳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倡議,以國際化標準創辦“音樂季”,是深圳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在文藝領域的一次創新和嘗試,是結合本土特點和優勢的“深圳表達”,以音樂為橋梁,連接海陸絲綢之路沿線人民的情感與友誼。
為確!耙魳芳尽钡钠焚|,“音樂季”組委會定位高端,秉持高規格、高水準、國際化的原則,攜手中國音樂家協會,邀請了多名國內頂尖的音樂家組建藝術委員會,負責節目的邀約和遴選。
從內容上看,“音樂季”既著力引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優秀表演藝術團體,展示和挖掘64個沿線國家在音樂領域的特色和亮點,也盛情邀約奧地利等歐美國家的頂尖交響樂團、爵士樂隊和器樂大師,同時還吸納中國本土優秀音樂團體和新銳藝術家加入,兼容并蓄,演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音樂作品,確保“音樂季”的水準與國際化程度。
2016年10月,“音樂季”的季前演出邀請莫斯科愛樂樂團、捷克愛樂樂團兩支國際一流交響樂團在深圳音樂廳連演三天,為鵬城樂迷帶來純正的古典音樂大餐。
為確!耙魳芳尽钡膶I化、國際化和社會化特色,秉承專業機構承辦專業節慶活動的宗旨,“音樂季”由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以期在成功打造深圳城市重要國際節慶品牌的同時,促進國際化文化藝術市場的健康有序 首屆深圳“音樂季”將在23天時間里呈現16場國際音樂盛宴。平均1.4天演出一場的高頻率排期,稱得上是一次規模空前的文藝盛舉。從藝術門類上看,“音樂季”涵蓋了“交響名團”、“中國旋律”和“高貴典雅·室內樂”3個板塊,兼顧了古典與流行、東方與西方、傳統與新銳等不同類型的優秀音樂作品。具體包括:奧地利維也納交響樂團、香港中樂團、澳門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五大樂團”;臺灣優人神鼓“聽海之心”、“梅蘭竹菊”國樂六大家專場,“中國旋律”悠揚靈動;“國際爵士之夜”、加拿大銅管五重奏“雪國號角”、豎琴王子夏維爾·德·梅斯特“琴動法蘭西”,攜手成就“高貴典雅·室內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3月25日晚在深圳音樂廳舉行的開幕音樂會。屆時,來自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埃及、捷克、斯洛伐克、越南、泰國等10個國家的音樂家將與深圳交響樂團組成“一帶一路”節日交響樂團,共譜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和諧共生、和睦共融。這將是一次集中展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文明交匯、文化交流、藝術交融、音樂交接的友誼共聚。
“音樂季”將與周邊成熟的香港藝術節,澳門藝術節共同發展,擴大深圳文化影響力,增強深圳國際化城市美譽度。
“音樂季”注重原創,著力打造品牌。參照國際專業藝術節慶的辦節模式,以委約創作的形式,廣邀藝術家以“一帶一路”概念為主題進行創作,從長遠角度培育原創劇目和藝術精品。其中,著名音樂家、中國音協主席葉小鋼創作的作品《長城》在國內首演;“呂嘉與澳門樂團音樂會”演奏的《遠去的桅桿》專場音樂會、“梅蘭竹菊”國樂六大家專場音樂會,均是本屆音樂季委約創作作品。開幕式音樂會中印度西塔琴協奏曲《歡慶》則是音樂家專門獻給本次音樂季的作品。
低票價惠民也是本次“音樂季”的特色,“音樂季”力爭形成以國家支持、政府主導、專業機構運營的辦節模式。目前16場演出的定價普遍低于市場價格,絕大多數演出場次均設置50-80元最低票價,最高票價控制在千元以內。除奧地利維也納交響樂團之外,其他所有演出180元以下低票價座位占比超過50%,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實現低票價惠民,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讓深圳市民近距離享受實實在在的文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