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六安4月12日消息(記者王利)2017年是實現脫貧攻堅全面突破的關鍵之年,如何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安徽舒城縣轉水灣村立足實際,把香椿種植作為突出重點產業發展,當地闕紅牌紅油香椿如今已經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特產,今年轉水灣村將實現整村脫貧的目標。
據了解,舒城縣轉水灣全村20個村民組,586戶2066人,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128戶366人,經過近兩年的發展,2015年末未脫貧92戶253人, 2016年末未脫貧人口70戶168人。2年來,在全村大力發展香椿產業的推動下,轉水灣村成功申報為國家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國家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省級美麗鄉村、省級鄉村旅游扶貧村等,獲得各類項目資金1500余萬元。
推進產業扶貧,實現穩固脫貧,轉水灣村在小小的香椿芽上做足了功課。轉水灣村的第一書記王許介紹,要想種植戶熱情高,必須保證他們的香椿“賣得了、賣得好”,為此村里專門成立專業合作社,把種植戶組織起來,積極聯系對接合肥、六安等地的批發市場和超市,2016年大部分種植戶較上年增收2000元以上,群眾種植積極性高漲,已有42%的貧困戶種植香椿,其中12戶收入超過1萬元,全村香椿種植面積迅速擴大。
香椿的種植面積大了,轉水灣村開始謀劃香椿產品的深加工。為此,村里的合作社組織收購本地香椿1.5萬斤,委托專業公司代加工香椿醬,截至目前,已銷售香椿醬6萬瓶,成為本地區特色旅游產品。2016年6月份,轉水灣紅油香椿還被成功認證為有機農產品。
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王許說,必須一二三產業一起發展,幾條腿走路,才能把路子走寬。圍繞著香椿產業,轉水灣村還發展起了香椿觀光旅游。延長香椿產業鏈,投資400余萬元建設轉水灣香椿旅游觀光基地,大力開展香椿采摘主題鄉村旅游活動,并圍繞做活馬鞍山、杭埠河、舒廬干渠“山水文章”,配套建設了松林、竹海、天上塘、油菜花海等景點,旅游發展開始起步。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以上,貧困戶通過游人采摘香椿、經營農家樂和民宿、售賣土特產收入增加明顯。
現如今,轉水灣香椿產業成功帶動了近50%的貧困戶種植香椿,香椿助力脫貧致富的“一村一品”效應開始顯現。
不過,酒香也怕巷子深,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提升闕紅牌香椿的知名度,4月15日,轉水灣村將舉辦首屆香椿采摘節。
這個春天,看夠了桃花、梨花,不妨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淺水灣摘有機香椿芽,品美味農業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