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杭州8月11日消息(記者陳瑜艷 通訊員王凌 沈雁)記者從浙江省工商局了解到,2016年度浙江省企業年報率89.9%。截止7月10日,未報送2016年度年報的16.5萬戶企業和1.35萬戶農專社已列入經營異常名錄,46.7萬戶個體工商戶已列入經營異常狀態。
根據浙江省工商局的公布信息,2016年度的年報,全省應報企業163.46萬戶,已年報146.96萬戶,企業年報率89.9%,有16.5萬戶企業未年報;應報個體工商戶331.74萬戶,已年報285.01萬戶,個體工商戶年報率85.9%,有46.7萬戶個體工商戶未年報;應報農民專業合作社6.38萬戶,已年報5.03萬戶,農專社年報率78.8%,有1.35萬戶農專社未年報。
浙江省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方便廣大群眾辦事,浙江省年報工作已經實現了讓數據跑路,“讓群眾一次都不用跑”。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企業成本的若干意見》的規定,今年,浙江省法人數字證書服務收費全部取消,法人數字證書基礎性服務所產生的費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省財政給予支持。因此2017年1月1日起浙江省各類法人單位數字證書實現了“免費領、免費用”。在此基礎上,浙江省的年報報送全面支持數字證書應用。年報期間全省共有87.2萬家企業、1.3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使用數字證書報送年報,數字證書應用率達到58.2%。另外還有7.9萬家個體戶通過手機APP報送年報。
同時,根據年報情況,經營異常名錄管理制度實施四年以來,浙江省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累計28.5萬戶。其中,未按時年報25.1萬戶、占據總戶數的88%;未公示有關信息1225戶;公示信息弄虛作假317戶;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14萬戶。已有6.1萬戶企業履行法律義務或辦理注銷后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目前還有20.3萬戶在冊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內。
據了解,經營異常名錄制度是商事制度改革后政府對企業實施寬進嚴管、擴大社會監督的一項重要措施。根據《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企業存在未按時年報;未公示有關信息;公示信息弄虛作假;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等四種情形,都會被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規定,企業補報年報后,需要接受工商(市場監管)部門的全面檢查,通過檢查的可以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今年1至6月份,浙江省共有5914家企業補報年報并逐一經過核查后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但是曾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記錄將一直存在。此外,根據《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屆滿3年仍未履行相關義務的企業,工商(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將其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今年下半年,浙江省將會有一批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的規定,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者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方面受到限制或禁入。不僅如此,有很多企業已經在經營活動的許多方面受到不同的信用限制,比如被銀行凍結賬戶或者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無法進駐阿里巴巴、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已經進駐的面臨被關店、商品下架;被各類展銷會拒之門外;被商業合作方終止合作或取消訂單等。
因此,工商部門提醒,廣大市場主體要遵紀守法、珍惜自身信用積累。已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應當及時履行相關義務、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以免受到更為嚴格的信用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