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12月1日消息(記者桂園)山東省將學前教育工作成效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強化各級政府責任。今后三年,山東每年將新建、擴建幼兒園2000所以上,新增學位50萬個。至2020年,全省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
在規劃方面,以縣為單位制定學前教育發展規劃和幼兒園總體布局規劃,今后三年每年新建、擴建幼兒園2000所以上,新增學位50萬個。優化布局,在城鎮按照每3000至5000人口居住區設置1所6個班以上規模幼兒園的標準,規劃建設配套幼兒園;在農村每個鄉鎮、街道建設至少1所達到省級示范性幼兒園辦園標準的公辦中心幼兒園。按照覆蓋3000至5000人口的標準建設村辦幼兒園。
擴增資源總量,實施6大工程,解決入園難題。一是強化城鎮幼兒園配套建設工程,住建部門牽頭,教育、規劃、土地等部門共同設置“制度卡口”,做到同步設計、同步建設施工、同步竣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二是啟動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三是實施農村幼兒園建設與提升工程,實現貧困村學前教育全覆蓋。四是吸引社會力量發展民辦園。五是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辦園發展。目前,山東省普惠性民辦園占民辦園總數的48.8%。六是實施“優質園+”辦園模式,以強帶弱,全面推行鎮村一體化管理體制。
核編制,解決機構和隊伍問題。2018年按編制標準完成公辦園教師核編,編制總量無法滿足的地區,探索實行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截至11月25日,東營、臨沂、泰安、煙臺、濱州、聊城6市全面完成公辦幼兒園核編,年內全省公辦幼兒園將全面完成核編工作,預計1700多所公辦幼兒園新納入機構編制管理,通過挖掘現在編制資源,新核增編制6000余名。對實驗幼兒園、鄉鎮街道中心幼兒園、公辦學校附屬幼兒園等公益二類幼兒園,探索實行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保障公辦園教師需求。實施公費師范生鄉村幼兒教師培養計劃,每年招收1500名,新進教師需具備專科及以上學歷。
加大財政投入,2018年將省級學前補助資金提高到3.9億元,加大市、縣學前教育投入力度。制定生均標準,省級制定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生均補助標準,每生每年不低于710元。對幼兒園實行分類評估,依據評估認定結果實行分類收費。建立責任督學制度,每10所幼兒園配備1名兼職督學。啟動無證幼兒園整治,全省目前已取締無證幼兒園826所,整改、準入569所,明年3月將全部完成無證園整改。同時對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進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