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港加速邁向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央廣網發 曾鎧鋼攝影)
央廣網廣州5月7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曾妮 黃于穗 賴斯麒)2019年世界港口大會將于5月8日在廣州開幕。大會前夕,記者來到黃埔臨港經濟區管委會采訪,廣州珠江東岸黃金十公里岸線,全新的圖景正在徐徐開啟。
岸線,對于廣州這座“因水而名、因港而興”的城市來說,是最重要的開發資源。廣州珠江東岸前20公里岸線資源已基本開發完成;而黃埔臨港經濟區,被稱為“最后的十公里黃金岸線”。
據悉,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加快推動臨江大道東延線建設,高效串聯珠江新城中央商務區、廣州國際金融城和黃埔港,發揮珠江黃金岸線未來段優勢,統籌黃埔港各功能組團,不斷提升城市品味和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助力打造最美珠江東十公里未來段。
當前,黃埔港首個地標建筑華南國際港航服務中心,企業入駐已超過三分之二,主要是港航企業及上下游相關企業。目前華南國際港航服務中心二期也接近完工。寬闊的珠江后航道上,江心的洪圣沙島有43萬平方米土地已交由政府收儲,將開發休閑旅游、科創文藝、高端商務等產業。與琶洲、金融城互為“金三角”的“魚嘴”位置,廣州日報科技文化中心已落戶……
黃埔臨港經濟區自啟動開發以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階段考試成績單:現代航運產業加速聚集,新增各類航運企業超過400家;2015年至今,臨港區域內新增注冊資金500萬元以上企業1500余家,總注冊額超186億元人民幣,中外運等航運巨頭在此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2018年來開展原黃埔片區土地收儲地塊共20宗、面積約309公頃;廣州市三舊改造政策實施后第一個獲批的舊城改造項目——魚珠舊城改造項目,目前簽約率已經突破70%。土地資源的高效整合,為下一步高質量開發鋪平道路,打下堅實基礎。
黃埔港加速邁向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央廣網發 曾鎧鋼攝影)
走訪黃埔港,被提及最多的詞是“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明確提出,要開創新貿易模式,奮力建設黃埔港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把黃埔臨港經濟區打造成為服務港澳的新貿易創新中心。
黃埔港正在迎來“四大優勢”疊加帶來的巨大紅利:一是先行先試優勢,黃埔港全力以赴在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三中心一體系”、“一江兩岸三帶”建設中發揮重要的樞紐作用;二是黃埔企業自身的產業優勢,憑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高端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的產業優勢,黃埔港正在打造“制造+貿易”的新典范;三是營商環境優勢,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獲批全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將為落戶區內的企業提供最高效的服務和最便利的營商環境;四是機遇優勢,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落地實施,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適時提出圍繞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黃埔港、廣州國際生物島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四區四中心”的規劃發展方向,形成四大發展引擎,其中黃埔港是“四區四中心”之一,承擔著打造新貿易創新中心的重任。
黃埔港正在積極引入港澳元素,重點打造服務港澳的新貿易創新中心。隨著規劃逐漸落地變成現實,黃埔港的港口形態、港航經濟也進入了升級通道。沿岸各港口企業將因應港口定位的變化,全面整合黃埔沿江碼頭資源,推進黃埔國際郵輪港規劃建設。
隨著一批航運新興業態相繼入駐,城市更新加快推進,千年古港正經歷從有形港到無形港、從工業港到文化港、從機械港到智能港、數字港的蝶變,黃埔港的開發建設駛上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