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沙6月11日消息(記者鄧文輝)今天(1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會上,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發布了《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了科學、有效應對今年的地質災害,最大程度減少因災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今年3月以來,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全省各地對地質災害隱患開展拉網式排查,在此基礎上,廣泛征求各市州和省直部門意見,編制了《湖南省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發布會,湖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廳新聞發言人賴馨正介紹了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總體形勢、2020年湖南省地質災害防范的重點、前段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四個方面的情況。
湖南省地質和氣象條件非常復雜,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十分嚴峻。現已查明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18496處,占全國的6.5%,居全國第四,涉及受威脅人口70.95萬、財產價值283.17億元。至5月底,湖南省已發生地質災害148起。據預測,今年雨水將較常年偏多,雨水集中期主要出現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湘中以北地區因強降雨引發地質災害的風險較大。特別是一些地方切坡建房修路、蓄水造庫、礦業開采、城市開發等工程活動形成了一些隱患,更容易誘發地質災害。
2020年湖南省地質災害防范的重點防范時段。6-9月湖南省地質災害發生頻率較高,為重點防范期;7-9月湘東、湘南應重點防范臺風暴雨等天氣過程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主要是地質災害高發易發區涉及的72個縣市區,其中47個縣市區以防范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25個縣市區以防范地面塌陷為主。重點防范對象為現已查明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重點采礦區,如寧鄉煤炭壩礦區、郴州柿竹園多金屬礦區、邵東石膏礦區等44個礦區;三是張家界、湘西、郴州等山地旅游景區;四是部分重要交通干線路段;五是在建的鐵路、高速公路、水庫、機場等重大工程。
今年湖南省雨水將較常年偏多,突發地質災害風險較高。為確保新冠疫情期間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斷檔、不松勁,湖南省自然資源廳主要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抓緊抓實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及時下發了《關于扎實做好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對防災減災的重點環節提出明確要求,全面啟動全省汛前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并由廳領導帶隊,派出7個外業組分赴14個市州開展排查督導工作,加強工作和技術指導,壓實防治責任。
地質災害防治是“生命工程”。下一步湖南重點抓好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扎實完成地災防治各項工作任務、夯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基礎、強化地質災害防治監督考核、提升地災防治技防水平等方面的的工作。按照防災減災“落實責任、完善體系、整合資源、統籌力量”的要求,各級政府要層層落實地質災害防治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領導和聯合防控機制。認真抓好地質災害隱患“三查”、1:1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值班值守、監測預警等工作,加快推進高風險隱患點的搬遷避讓或綜合治理,實行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群測群防員包點的網格化管理,提高精細化預警預報水平,盡全力減輕災害風險,減少因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