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貴陽9月9日消息(記者孟海)據貴州省市場監管局消息,目前,貴州省已全面完成市場監管機構改革,省、市、縣三級設立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108支,567個鄉鎮掛牌設立市場監管派出機構。全省食品產業快速發展,安全標準體系逐步健全,檢驗檢測能力不斷提高,牢牢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底線。
據介紹,近年來,貴州市場監管部門嚴把產地環境關,大力實施化肥農藥獸藥減量使用和產地環境凈化行動,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積138.75萬畝和嚴格管控目標任務面積31.95萬畝。嚴把農業投入品生產使用關,開展“獸藥抗菌藥”“瘦肉精”“生豬屠宰”“農資打假”等專項整治,組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合格率達99.9%。嚴把糧食收儲質量關,組織開展“六大特色糧油基地”建設,打造14個優質糧油生產示范縣,培育“貴州好糧油”品牌產品100個。嚴把食品加工質量關,實施食品生產小作坊“三年提升行動”,截至目前,全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發證11785家。嚴把流通銷售質量關,推進食品銷售風險分級管理,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和保健食品專項治理,常態化開展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規范化治理,督促商場超市等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等流通領域食品安全整治取得明顯成效。嚴把餐飲服務質量關,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和餐飲質量提升行動,全面推進學校“明廚亮灶”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學校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85%。
圍繞建立完善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目標,積極探索推進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目前,全省取得檢驗檢測資質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共有61家,從業人員2600余人,擁有各類儀器設備16000多臺套。大力推進抽檢信息系統建設。推動“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系統”統一承擔國家、省、市、縣四級監管部門食品抽檢監測任務部署、樣品采集、檢驗檢測、核查處置、信息公布等工作的技術支持,實現食品抽樣檢驗、不合格核查處置全過程數據留痕,快速便捷的檢驗報告流轉共享。全面推行“互聯網+”食品安全智慧監管模式。建成全省白酒、食用菌等重要產品追溯平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使用食安監APP進行監督檢查。截至目前,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上傳檢查數據94646條。
新冠疫情發生后,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及時下發做好疫情期間食品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嚴防死守,全面做好疫情況期間食品安全工作。一是狠抓疫情期間校園食品安全。貴州省市場監管局聯合教育部門在全省深入開展春季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同時,派出3個暗訪督查小組到各地開展暗訪督查,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定人、定責,限期整改抓落實。今年以來,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117732人次,共計檢查學校食堂及各類餐飲服務經營者58866戶次,要求限期整改4986戶,立即停止生產經營352戶。二是全面加強重點品種監管。以生鮮、冷凍豬肉、牛肉、羊肉、雞鴨肉等畜禽肉類、水產品及其制品等為重點品種,以各類經營生鮮、冷凍畜禽水產品及其制品的集中交易市場(含附屬冷庫)、專業冷凍冷藏庫房、超市以及畜禽水產品制品生產企業和畜禽水產品使用量大的餐飲服務場所為重點區域,全面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三是全面開展重點場所防疫消殺。組織全省農貿市場、食品及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生產經營場所、商場超市、冷凍冷藏經營場所、大型倉儲場所集中開展防疫消殺。截至8月30日,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已完成消殺2703764家/次,其中,農貿市場49448家/次、食品及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2486家/次、冷藏冷凍倉儲場所41872家/次、食品生產經營場所1985327家/次,其他場所624495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