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9月10日消息(記者桂園)山東省政府昨天召開視頻會議部署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推進工作,明確將通過鞏固、續建、新建等措施,以灌區水網建設為載體,穩步推進骨干灌排工程建設,科學設計田間節水工程項目,配套完善計量設施,提升信息化支撐能力,創建設施完善、管理科學、節水高效、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灌區。

  2021年6月底前,引黃灌區實現高效配水到田間,基本具備農業用水計量收費條件。基本實現用水計量新建工程節水能力提高20%左右。

  山東省有引黃灌區65處,涉及沿黃9市56個縣(市、區)。其中大型灌區29處,中小型灌區36處,有效灌溉面積2858萬畝。多年來,各地集約節約利用黃河水資源,在水利工程配套、規范水費收繳、推進水價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灌區用水方式仍然比較粗放,“澆地難”“收費不公平”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為此,山東省委、省政府作出實施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的決策部署,通過建設節水工程實現計量收費,推進黃河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以節約用水擴大發展空間,增強農業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

  根據《山東省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方案》,工程將于10月開工建設,12月底前完成專項債券資金和整合項目資金,重點實施灌區骨干工程、末級渠系整治,因地制宜建設農田節水工程,2021年6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

  在建設標準方面,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新建工程節水能力提高20%左右,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80%以上;灌區渠系水利用系數達到0.7以上,田間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85以上。同時推進網格化計量收費,農業用水基本實現計量到鄉鎮或村,有條件的地方計量到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土地流轉經營大戶等;灌區管理機構健全,建立健全高效良性運行的管護機制。

  根據沿黃9市統計數據,此次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共疏浚、整治骨干渠道4130條、6190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達到3400座,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整合各類水利農業項目多渠道籌集資金。

  從建設效益來看,工程實施后將改善灌溉面積1020萬畝,占引黃灌區總面積的38%,年均增加糧食產量5億公斤以上,有效保障糧食穩定生產和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同時,由于黃河水指標有限,現狀年均缺口達20億立方米,工程實施后年均節水7.93億立方米,占全省引黃指標的12.2%,有效緩解農業用水剛性需求與供水嚴重不足的矛盾,同時提高渠系輸水效率,保障沿黃居民生活飲水安全,增加對沿黃地區尤其是魯西北地區地下水的有效補給,促進地下水超采區逐步修復。

  目前,山東省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各項目均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審批,正組織開展招投標工作,計劃9月底前全面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