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成都10月22日消息(記者劉濤)10月22日11時03分,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成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該地震,系統在地震發生時第6秒發出預警,給綿陽市提前12秒預警,給成都市提前32秒預警。
初步統計表明,成都市、綿陽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德陽市、廣元市等市(州)應用了地震預警并達到觸發條件的學校、社區、場鎮提前發出預警,開通了地震預警功能的小米電視手機用戶、四川廣電電視用戶等提前收到地震預警信息。大陸地震預警網第一時間通過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官方微博以及近50個政務和媒體微博發布了地震預警信息,還為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國家減災中心、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等同步提供預警信息。
據了解,大陸地震預警網為距震中60千米的綿陽市,預警時間12秒,預估烈度3.0度,強烈震感;距震中79千米的德陽市,預警時間17秒,預估烈度2.7度,輕微震感;距震中129千米的成都市,預警時間32秒,預估烈度2.0度,可能有震感;距震中167千米的廣元市,預警時間41秒,預估烈度1.6度,可能有震感。
大陸地震預警網在震后幾分鐘生成的地震烈度速報圖和人口熱力圖表明,此次地震最大烈度5度,這些數據已報送應急管理部門,供應急救援決策參考。
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表示,大陸地震預警網是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震預警成果,其系統平均響應時間、盲區半徑、震級偏差等關鍵核心技術均優于日本,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減災所與市縣應急管理部門于2011年開始向社會提供地震預警服務,于2014年聯合建成了延伸至我國31省市區、覆蓋面積220萬平方公里、覆蓋我國地震區人口90%(6.6億人)的全球最大地震預警網——大陸地震預警網,服務重大工程、危化企業、中小學、社區等,已成功預警蘆山7級地震、魯甸6.5級地震、九寨溝7級地震、長寧6.0級地震等57次破壞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