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岷縣10月27日消息(記者張磊)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是全國52個未摘帽的貧困縣之一,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關頭,當地以產業為“矛”,向最后的貧困堡壘發起沖鋒,形成了“藥材、蜂蜜、貓尾草”的產業扶貧新格局,不僅解決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難題,也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霜降前后,岷縣的當歸、黃芪正式進入了采挖期,今年中藥材價格較為平穩,農民收入增加已“板上釘釘”。岷縣是“千年藥鄉”“中國當歸之鄉”,過去,由于山大溝深,交通不便,道地藥材“養在深閨人未識”。對此,岷縣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產業,聚焦“標準化種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營銷”三大關鍵環節,構建起全產業鏈中藥材產業體系。

  數據顯示,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60萬畝,基本達到貧困人口人均一畝中藥材的水平,中藥材收入占貧困戶收入的60%。目前,全縣從事中藥材加工販運的農民人數達5.6萬人,通過中藥材產業發展扶貧帶農增收人數16.17萬人,中藥材產業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支撐作用愈益顯著。

  岷縣養蜂歷史悠久,所產蜂蜜質優味美,曾榮獲“中國黃芪蜜之鄉”稱號,并取得“岷縣蜂蜜”地理標志認證。近年來,當地立足蜂產業種質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切實優化產業結構,全縣蜂產業養、加、銷鏈條逐步完善。 目前,全縣建成養蜂合作社280多個,全縣養蜂農戶達1.2萬戶,蜂存欄10萬箱,帶動上萬貧困戶穩定增收,年產蜂蜜約1250噸,總產值1.5億元。

  貓尾草是岷縣培育的三大扶貧產業之一,為了拓寬貓尾草的銷售渠道,當地與中國馬業協會、中國農科院蘭州牧研所簽訂了草產業發展“馬上扶貧”合作項目協議,聘請有關專家為產業發展顧問,為進一步發展草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積極搶占賽馬、草食寵物的國內外飼草市場,提升產業競爭能力,增加產品附加值。目前,全縣累計種植貓尾草10萬畝,年產量已達6萬噸,總產值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