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年以來,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科學決策,帶領全國人民保持戰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經濟向著高質量發展。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實現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從今天(7月19日)起,《新聞聯播》節目推出《堅持高質量發展 中國堅定前行》系列報道,全方位梳理中國經濟上半年面對挑戰,砥礪前行的歷程。今天播出第一集《穩中求進 邁向更高質量發展》。
行至年中,一項項最新數據折射出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勢頭。
上半年,我國GDP為45萬億元,同比增長6.3%。消費依舊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4%;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8%,投資結構持續優化;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3.9%,穩外貿效果持續顯現。
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活動放緩,我國也處于經濟結構調整、增速換擋的關鍵期。同時,美國挑起的中美經貿摩擦等多重壓力疊加,讓一些人擔心憂慮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習近平總書記洞察發展大勢、運籌帷幄,他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指出:“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大氣力解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面對下行壓力,中央明確提出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以確保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
投資率先發力,重點瞄準脫貧攻堅、鐵路、公路、環保、民生等九大領域精準滴灌補短板。
上半年,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增長動力加速轉換,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4%。
在上海,我國首次實現8K超高清內容的5G遠程傳輸;在青島,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不久前正式下線;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存儲器基地,與目前國際主流水平基本持平的3D閃存生產線已經開始試生產。
保持戰略定力,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持續推進。上半年的最后一天,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同日出臺。一個壓縮,一個擴大,一增一減之間透露的是擴大開放的決心。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出臺外商投資法、新推12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中國正以更高水平的開放應對挑戰。
貿易方面,雖然上半年中美貿易總值下降9%,但是對歐盟、東盟,特別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增加明顯,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動力。
消費方面,旅游、文化、信息等服務消費已占消費總支出的半壁江山,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消費增速出現了從一二線城市到農村的階梯式上升,消費下沉的拉動作用明顯。
世界銀行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評價:“全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形勢下,中國經濟增長仍保持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