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及時出臺一系列“六穩”政策舉措,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前三季度,我國生產需求持續擴大,就業物價基本穩定,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新動能較快成長,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下階段,盡管國內外環境復雜嚴峻,但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大國經濟的規模優勢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明顯,隨著宏觀政策效果繼續顯現,國內市場進一步壯大,產業發展優化升級,積極因素增多,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有基礎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著力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主要宏觀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大盤”穩定。從總體上看,我國經濟運行呈現以下“六大特征”。
一是經濟增長總體平穩。靈活運用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工具,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加力提效,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舉措,加大對民生等重點領域的財政支出保障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預調微調,今年三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投放力度,用改革的辦法引導市場利率下行,有力促進了經濟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2%,在較高基數上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為實現全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奠定了扎實基礎。比較分析表明,我國經濟增速在總量1萬億美元以上的世界經濟體中位居第一,繼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二是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出臺一系列政策促消費穩投資。推動居民消費提質升級,鼓勵促進文化、體育、家政、旅游等服務消費,消費“壓艙石”分量加重。前三季度,限額以上單位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設備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1.6%和11.1%。“十一”期間,各地接待國內游客同比增長7.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增長8.5%。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5%,高于資本形成總額40.7個百分點。在擴消費的同時,積極增加補短板、惠民生、增后勁有效投資。前三季度,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教育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0.0%和18.5%,分別快于全部固定資產投資34.6和13.1個百分點。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0.3%。
三是產業發展持續升級。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優化。大豆播種面積增加1000萬畝以上,品質好、市場價格優的中稻以及一季晚稻面積增加。大力實施重大技術改造工程,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適應消費升級需要增加有效供給。工業發展邁向中高端,服務業“穩定器”作用鞏固。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7%和6.0%,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1和0.4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0%,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6%,高于第二產業增長貢獻率24.3個百分點。
四是城鄉區域差距縮小。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4%,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實際增長率1.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75,同比縮小0.03。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重大戰略扎實推進,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前三季度,中部、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9%和6.3%,快于東部地區3.4和1.8個百分點;中部、西部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4%和9.0%,快于東部地區0.8和0.4個百分點。
五是民生保障扎實有力。聚焦人民所想所盼,切實做好民生實事。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促進靈活就業健康發展,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完成全年預期目標任務的99.7%。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繼續穩定在較低水平。百姓“錢袋子”越來越鼓。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同比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與GDP增長基本同步。繼續抓好糧食生產,落實生豬市場保供穩價工作,多渠道增加豬肉供應,向困難群眾發放臨時價格補貼,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
六是三大攻堅戰繼續顯效。重點領域風險總體可控。9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14150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下降。精準脫貧持續加力,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前三季度,貧困人口相對較多的西藏、貴州、青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名義增長12.9%、10.6%和10.1%,分別快于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4和0.9個百分點。節能降耗取得新進展。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著力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前三季度,全國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5.4%和1.6%;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5%,上升2.6個百分點。
上述成績的取得殊為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地區各部門砥礪實干、攻堅克難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頑強拼搏的結果。實踐再次證明,中國經濟無懼風雨,走勢穩健,展現出強大韌性。(作者:思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