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青海省自然資源工作會議了解到,2024年青海省自然資源系統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把建立健全國土空間體系作為協調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重要抓手,持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留足生產生活和未來發展空間,給全省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典型示范。

2024年,青海省自然資源系統著力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保障作用,聚焦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建設項目及早開工建設的迫切需求,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對接,進一步規范基層用地審批工作,做實做細項目用地前期工作,做到重大項目隨報隨審隨批,省級審查時限壓縮至10日,出臺用地報批工作指南,全面保障重大項目用地,累計審批用地1.364萬公頃,同比增長一倍多,創歷史新高。

全力保障耕地保護任務,逐級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在國家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的首次考核中獲得全國第一。對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提升耕地質量、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等改革事項做出具體安排,全年新增0.23萬公頃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為支撐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著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做強做亮“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品牌,資金執行和工程進度排名全國第一,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逐步實現由單一要素向系統治理的轉變、由末端治理向全鏈條管理的轉變。

圍繞產業“四地”建設需求,加大對鉀鹽、銅、金、晶質石墨等找礦力度,新發現普查基地和礦產地11處,特別是在推動鹽湖資源增儲方面,建議國家對鹽湖深藏鹵水勘查規范參照青海實例進行修訂。全國首例深藏鹵水——茫崖市馬海地區深藏鹵水鉀鹽普查報告順利通過審查,增加了青海省鉀鹽上表資源量2.287億噸,取得歷史性成果。不斷完善綠色勘查管理辦法和規范制度,出臺綠色礦山建設制度標準,健全綠色礦山名錄“有進有出”動態管理機制,建設綠色礦山的目標更加明確、標準更加規范、管理更加嚴格。(記者葉文娟)

編輯:汪曉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