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城市與鄉村之間開啟了一場溫馨且充滿活力的雙向奔赴。在山東,鄉村不再只是鄉愁的寄托,更成為春節假期的熱門打卡地。春節期間,全省各地鄉村旅游行業“各顯神通”,從特色民宿到地道美食,從休閑漫步到趣味游樂,“一站式”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全方位鄉村旅游體驗,將游客留下來,讓大家感受原汁原味的鄉村年味兒。

大年初五,蘭陵壓油溝風景區的熱鬧氛圍達到了頂點,景區接待游客飆升至6.8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清晨7時,天剛蒙蒙亮,蘭陵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孫春紅就已匆匆趕到工坊,開啟一天的忙碌。她手腳麻利地整理著工具,臉上笑意盈盈,口中念叨著:“今天‘迎財神’,景區游客肯定更多。”果不其然,9時剛過,工坊的門就被熱情的游客推開,15元的剪紙體驗活動,價格親民還充滿年俗韻味。

淄博市淄川區牛記庵村上演“新春喜樂匯”。

游客們緊緊圍坐在孫春紅身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她的示范動作。從小心翼翼地折疊紙張,到專注地拿起剪刀裁剪,她的一招一式都透著認真勁兒。孫春紅說:“景區晚上還有燈會,我每天都忙到晚上八時才回家。”過去在家“忙年”,如今,在景區接待游客便是她和鄉親們的“忙年”日常。

景區的熱鬧是鄉村旅游人氣足的一個縮影,在齊魯大地上,遍布著眾多古村落,它們成為人們感受傳統年味兒的好去處。淄博市淄川區牛記庵村便是其中之一,大年初一至初六,這里舉辦的“新春喜樂匯”活動人氣爆棚,游客既能欣賞《新白娘子傳奇》劇目,還能品嘗農家大鍋菜,感受鄉村的淳樸與美好。

大年初三,來自濟南的小李一家6口穿梭在牛記庵古村的街巷中,沉浸在歡樂的氛圍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就著熱饅頭,吃著熱氣騰騰的大鍋菜,聽著鞭炮聲,年味兒十足。”小李感慨。他們一邊看演出、嘗美食,一邊了解古老傳說,還在各個網紅打卡點拍照留念,想把這歡樂的時刻永久珍藏。

從充滿歷史韻味的古村落,到生機勃勃的田園鄉野,春節期間的齊魯鄉村處處洋溢著喜慶與活力。大年初四,濟南市萊蕪區王老村的草莓大棚里,一顆顆紅艷艷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游客們穿梭其間,一邊小心翼翼地挑選著心儀的草莓,一邊享受著采摘的樂趣。

春節期間,游客們走進鄉村,親手采摘新鮮的草莓。

田園采摘游,不僅為城里人提供了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處,讓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尋得一份田園野趣,還進一步拓寬了鄉村“好品”的銷售渠道,成為旅游購物的一抹亮色,助力春節消費與農民增收。

鄉村旅游蓬勃發展,豐富了消費場景,為游客帶來新體驗,游客愿意為“留下來”掏腰包。這個春節,邀約親友相聚民宿過大年,已成為不少城里人過年的新潮選擇。大家在民宿的庭院中圍坐,沐浴著冬日暖陽,分享著過去一年的趣事;或是在房間里與家人一起包餃子、看春晚,將濃濃的親情融入每一個新春的瞬間。

濟南南部山區若谷山居負責人白文濤介紹,從除夕到正月初六,主樓開放的50個房間天天滿員,賓客們在這里賞山景、話家常,共度新春佳節。即便是假日最后一天,房間預訂率也超過了50%。

日照山海天度假區一民宿內,游客們聚在一起共度佳節。

魚蝦“上桌”、地方特色菜“云集”,依托“不一樣的年味——歡歡喜喜過大年”活動,日照山海天民宿宿集推出“住宿+年夜飯”服務模式。火紅的春聯,精致的窗花,民宿主理人精心準備的石磨豆腐、蒸花饃、寫春聯體驗等,伴著一桌豐盛的海鮮“年夜飯”,讓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盡享舌尖上的年味兒。

“游客來民宿過年,直接帶動我們的旅游業從旺季游向全時全域游轉變。”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葦表示,長期以來,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增加游客的消費場景,是鄉村旅游一直尋求突破的方向。

這個春節,從單一觀光游到“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一站式深度體驗,齊魯鄉村游的變化令人刮目相看。便捷的交通網絡,讓游客可抵達鄉村的各個角落;多樣的住宿設施,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豐富的美食,將地道的鄉村風味送上餐桌;各類游玩項目,涵蓋民俗體驗、田園采摘、戶外運動等多個領域……這一切,讓游客沉浸在鄉村的自然風光與民俗文化之中,也讓鄉村旅游煥發出新生機。(記者 劉英)

編輯:李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