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市啦!”1月31日上午10時,濟南明湖市集鳴鑼開市,提前等候的市民游客迅速涌入主街。這個總長約550米的市集依湖而立,60余個年貨攤位排布得滿滿當當。

“明湖市集是本次春節廟會的‘重頭戲’,從大年初一一直持續到正月初七,每天營業到晚上10市。”濟南文旅集團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經營管理部副部長牛曉霞介紹,今年他們還首次將大明湖廟會延伸到趵突泉、五龍潭,大家可以在“逛吃”中盡情欣賞泉城冬日美景。

從憨態可掬的泉城兔子王,到甜進心尖兒的老濟南纏蜜,從形象多變的非遺糖畫,到精巧生動的軟陶面塑……在明湖市集的非遺文創展區,傳承千年的齊魯文化與青年手藝人的奇思妙想集聚到一個個小物什中,吸引男女老少觀賞購買。

距離明湖市集幾步之遙的百花洲內,魯繡、絨花、漆藝、淄博琉璃等文創攤位前同樣人潮如織。“‘國潮’越來越受歡迎。”“80后”王國強在街區開了間面積不大的工作室,“今年春節,我新設計了寓意吉祥的小夜燈,還有能貼在手機和電腦上的迷你小對聯、小福字,年輕人很喜歡,營業額比之前翻了好幾番。”

傳統與現代交融,科技創新賦能文旅融合,讓乙巳蛇年春節與眾不同。濰坊·CCAF動漫游戲節、臨朐博物館“金字塔幻像VR體驗”等帶游客穿越時空,海陽東方航天港新春嘉年華活動則讓游客深度體驗“巡游太空”“模擬火箭發射”等場景。

春節廟會作為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不僅為世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打開了一扇窗,也為剛剛掌握“年貨采買權”的“00后”解鎖了更多非遺文創產品,激發出文旅消費新活力。

頭戴簪花、身穿漢服,手拿車厘子、楊桃等水果制成的糖球……大年初一,青島開啟了“蘿卜·元宵·糖球會”。在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許多“國風青年”在民俗花燈前拍照打卡。而最吸引湖北女孩洛洛(化名)的,是這里新推出的尋寶游戲和集章任務。

“通過玩游戲,我集齊了6枚‘吧唧’(徽章),這些就是我的二次元年貨啦!”洛洛一邊說著,一邊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戰利品”。這是洛洛一家第一次異地過年。“山東的年味很足,不僅能感受濃厚的文化底蘊,還能體驗新奇的游玩項目。”洛洛母親說。

“旅游過年”“過文化年”等逐漸成為春節新風尚,看電影、逛博物館、冰雪運動等,也升級為闔家團圓的“必備選項”。記者了解到,這個春節,山東各地推出了一系列充滿創意的新春活動,不斷豐富假日文旅供給。

“為迎接‘好運山東’冰雪系列賽,太白湖滑雪場對相關設備進行更新,還將這項活動與景區的‘新春游園會’有效銜接,讓游客既能感受太白湖的自然魅力,又能體驗滑雪的速度與激情。”濟寧市太白湖新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馬崢介紹,大年初一到初三,太白湖景區累計接待游客6萬余人次,其中,太白湖滑雪場客流量同比增長超兩成,熱度不斷攀升。

別出心裁的新年味重塑了春節儀式感,折射出年輕人玩轉新年的心態。如今,“反向春運”日益被大眾所接受。

臘月二十九,年過六旬的劉賢亭和老伴就在“逆行”的路上。他們從老家吉林長春坐火車到山東煙臺,拎著裝滿紅腸、木耳等年貨的大包小包,準備在女兒工作的城市過個別樣春節。“父母在哪兒,哪兒就是‘故鄉’。”劉女士說,今年春節,她準備帶父母在山東自駕游,去看看《唐探1900》的取景地。

“自駕游呈高位發展態勢,新場景、新玩法層出不窮。”省自駕車旅游協會會長謝英民說,根據相關俱樂部最新數據,大年初一到初三,山東自駕游以省外游客為主,除了齊長城、青州古城、臺兒莊等景點景區,威海千里山海等海濱公路也成為熱門選擇。(記者 王鶴穎)

編輯:李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