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首個工作日,上海“新春第一會”如期召開,備受市場矚目的《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 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也正式亮相。這已經是上海連續第八年,在新春開篇即吹響優化營商環境的號角。

觀察上海這些年在營商環境上的久久為功,有許多視角。其中,媒體觀察是上海建設高質量營商環境過程中獨特的一扇窗口。

去年5月21日,上海特地啟動了營商環境“媒體觀察員”共建機制,以便更好發揮各類媒體的宣傳報道和輿論監督作用。首批“媒體觀察員”由來自駐滬央媒、市級媒體和16個區級媒體的一線記者組成,共約50人。

9個月時間里,“媒體觀察員”既是政策的“宣講員”,全方位宣傳解讀營商環境改革舉措,減少企業感受的“溫差”,更是企業訴求的“采集員”,營商優化的“助力員”。

去年,一家包子店在市區辦理店招的過程中,因為審批“網來網去”,導致受制于客觀條件所設計出的店招方案遲遲得不到通過,影響了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觀察員報道后,屬地街道立即拿出改進措施,并且找到改善工作中的問題的方案,那就是要“與經營者面對面交流”。

新公司法實施后,一些區的政務服務中心業務量暴增,企業辦事遭遇“線上約不到號、線下搶不到號”的窘境。又是在媒體觀察員報道后,相關區立即改進,壓縮工作人員的休息時間,將受理量翻倍,開足馬力服務企業。

……

利用媒體的觸角,廣泛地在中小企業中征求意見建議,并對基層反映的具體問題,予以迅疾的響應和糾錯。人們通過這些報道看到,上海在為企服務中,追求的是更鮮明的“問題意識”“用戶意識”和“效果導向”。事實上,高度重視企業的訴求,及時有效地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減少企業感受與政策間的“溫差”,是上海提升營商環境一以貫之的“切入點”。

在新一版的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中,“市場準入”“外籍人員”服務等多個條目中,均出現了“著力解決難點堵點問題”“開展問題全面排查”等表述,一些條目中甚至將具體問題寫入其中。不難看出,新一版的方案堅持以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突出“老大難”問題的攻堅突破,力求讓企業看得見、摸得著。

新一版的行動方案中,人們不僅看到了一項項具體的任務舉措,更看到了上海進一步傾聽企業聲音、收集企業訴求、找準企業難處的誠意:“媒體觀察員”機制不僅得到了保留,還將進一步完善,新一年媒體“啄木鳥”還將繼續發揮作用;隨申辦企業云App“12345專區”將設立“訴求提交”功能,為企業訴求開通了“直通車”;依托第三方機構對重點任務事項,開展實施效果跟蹤評價和企業感受度評價“晾曬”,促進改革舉措不斷優化;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等各類政企溝通機制將進一步發揮作用……

用更堅定的決心、更務實的作風和更有力的舉措,讓企業更有獲得感,讓營商環境更有溫度,這才是上海提升營商環境的核心“發力點”,也是最大的秘訣。

編輯:林馥榆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