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月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韓曉余)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今天(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介紹了2018年上海市減輕企業負擔措施有關情況。上海市2018年將實施9方面18項政策舉措,預計新增減負500億元左右,另清退保證金約142億元。
2017年,上海市根據國家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三去一降一補”的總體要求,出臺六方面15項政策舉措,全年新增減負超過530億元,2016年和2017年兩輪措施合計減負超過1530億元。
“今年,上海將瞄準打造行政審批最少、收費最少、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以政府收入的‘減’,換取企業效益的‘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乘’。”馬春雷表示,上海將全面貫徹國家降成本總體要求,實施9方面18項政策舉措,預計新增減負500億元左右,另清退保證金約142億元。
上海將降低部分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一是完善單位生活垃圾處置費差異化收費政策,推進單位餐廚垃圾差異化收費試點,待條件成熟后逐步擴大到全市范圍。二是規范中介服務收費,對于法律法規明確可作為行政審批前置條件并允許收費的中介服務,實行目錄化管理,明示付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對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不得要求企業提供中介服務評估評審報告。加大對涉企中介服務收費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查處電子政務平臺、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行業協會等領域違規收費行為。
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上海將調降外貿本港集裝箱收費標準,降低港口物流成本。此外,還將降低車輛通行成本。一是延續本市現有ETC通行費95折優惠政策,推進貨運車輛安裝ETC,降低流通環節費用。二是落實國家要求,推進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試點工作。
馬春雷介紹,上海還將鼓勵區域開展降成本試點,選擇部分區和開發區結合區域實際,開展部分領域降成本試點,探索降低能源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新路徑,先行先試,為全市面上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積累經驗做法。